扬子晚报网10月31日讯(通讯员 泰渔轩 记者 王国柱)近日,经农业农村部认定,由江苏鼎和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泰州市农业科学院等省内外专业育种团队研发的罗氏沼虾新品种“苏沪1号”通过国家审定,成为泰州第一个水产养殖新品种。
罗氏沼虾又名淡水长臂大虾、马来西亚大虾,原产于印度-西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个体最大的淡水虾类,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虾类之一。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和罗氏沼虾加工技术完善,消费端需求的激增及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使得罗氏沼虾养殖的经济效益愈发可观。
根据2024年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罗氏沼虾总产量196374吨,较上一年增长18538吨,同比增幅10.42%。江苏省罗氏沼虾总产量61485吨,产量占全国的31.31%,位居全国第二。扬泰地区系罗氏沼虾主要养殖区域之一,全国养殖量最大。其中:泰州市2024年罗氏沼虾养殖面积约8000亩,海陵区面积约2300亩。
“苏沪1号”与市面上其它品种相比,一是其步足比较短(大钳子),出肉率高;二是生长快速,爆发力强,同样养殖时间,“苏沪1号”长得更大;三是抗病能力强,同样的养殖环境,“苏沪1号”病害少。“苏沪1号”直放苗亩产600斤以上,常规养殖亩效益可达6000元以上。若采用锅炉加大棚养殖,亩产1000斤以上,亩产效益可达1万元以上。
近来年,泰州市以种业振兴助推农业发展,鼓励重点农业企业开展科研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进一步提升水产种质更新。水产新品种“长春鳊”、“好润一号”、“淡水大黄鱼”研发工作取得新进展,争取明年“长春鳊”、“好润一号”申请新品种认定。
下一步,该市将做好新品种“苏沪1号”的宣传和推广,促进罗氏沼虾的种质更新,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制定“苏沪1号”配套养殖模式,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促进该市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