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这个年轻的扬州非遗传承人,国庆假期收了4个“杭州小徒弟”
来源:紫牛新闻
2024-10-06 16:24:03

国庆长假,文旅大市扬州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迎接天南地北游客。众多活动中,品类繁多、底蕴深厚的非遗文化展示,吸引了各地游客的目光。在知名景点,在文博场所,在古街市集,在古城各处非遗工作室,游客们除了零距离观察、沉浸式感受,不少人还跟着非遗传承人动手学习操作,体味非遗魅力。10月6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扬州市通草花制作非遗传承人王蕴玉。年轻的她,巧手翻飞下,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从她的经历,也看到了当地非遗技艺的有效传承,看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通草蜡梅

通草菊花

通草花制作曾经后继乏人,经过有效推动现在前景向好

通草花,是指用中药材通草(通脱木的茎髓)为原料制作的仿真花。扬州的通草花制作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康熙年间,艺人庄生以通草为主,辅以绢蜡、丝绒等材料,做得一手绝妙好花。著名学者孔尚任在扬州为官期间,写下“庄生庄生果绝技,颠倒花侯窃天意”的诗句,赞其技艺。《扬州画舫录》有关重宁寺佛殿装饰中记载,“四边饰金玉沉香为罩,芝兰涂壁,菌屑藻井,上垂百花苞蒂,皆辕门桥象生肆中所制通草花、绢蜡花、纸花之类。”乾隆年间,扬州通草花不但在民间流传甚广,还被扬州两淮盐史选为贡品向朝廷进贡。

记者在王蕴玉的工作室看到,现场展示的朵朵莲花、牡丹、菊花,美艳逼真,堪比真花。正在教授一群小朋友制作的王蕴玉,是扬州通草花制作大师、省级非遗传承人戴春富的高足。王蕴玉介绍,通草花的制作材料为通草片,是将中草药通草的内茎取出截段,理直晒干,再切成纸片状。制成的通草花,质地柔和,色调秀雅,形神兼具,高度逼真,被誉为“永不凋谢的鲜花”。王蕴玉骄傲地说,扬州通草花,几百年前就有制作,前些年曾经出现后继乏人的窘境,现在经过政府和市场的推动,加上现代推介营销手段扩大了影响,放大了价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市场前景向好。

一丝不苟

手把手传授

4个“小徒弟”国庆长假下扬州,就为学做通草花

这个假期,王蕴玉很忙,除了制作、展示、参加活动,她还收了4个“小徒弟”。“我真的要为来自浙江杭州的四位小朋友点赞呢,他们的名字分别是陈弘意、夏靖渊、徐梦萱和徐霖姗。”王蕴玉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说,四位小朋友的家长,特地开车带着孩子来到自己的工作室,就为体验神奇的通草花。“每天他们起得很早,就为多学一点。学习总是很辛苦的,但乐趣也在其中。每天早处晚归,学习强度又高。妈妈们陪同制作拍摄,也很辛苦。让我感到特别高兴的是,小朋友们的完成度都非常好。”

王蕴玉感言,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的作业家长操心,兴趣爱好也让家人牵挂,“这不禁让我回忆起小的时候,我的父母也给我这种体验和熏陶,让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师傅。可以说,我从小就感受到了非遗的快乐,所以现在也投身到非遗事业当中。父母真的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想,这就是传承吧。”

现场教授

动手操作

“媲美真花”的背后,是复杂的制作工艺和艺人的坚守

王蕴玉介绍,通草片质地柔软,纹理细腻,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吸水性。经加工而成的通草花,可与真花媲美。无论是花瓣的舒展还是花蕊的细腻,都能被完美地呈现出来。记者了解到,通草花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细分下来大致有七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包含多道工序。切片环节,是将通脱木的内茎趁湿取出,截成段,理直晒干,切成犹如纸片状的大片,厚度根据需要而定,一般在 0.1 - 0.3 毫米之间。这需要艺人具备精湛的刀工和耐心。塑型环节,运用剪刀、刻刀、镊子等工具,将通草片剪成花瓣、花蕊等形状,并进行初步造型。粘贴环节,将塑形好的花瓣用胶水粘贴在一起,组成花朵。制作花心环节,将棉线或蜡线,用细铜丝捆扎成花蕊,用粉笔或其他色粉做花粉,花蕊沾上胶水去蘸取花粉,制作成花心。

染色环节,根据花朵的颜色需求,将花朵进行染色。染色过程需要掌握好颜料的浓度和染色时间,以保证颜色的鲜艳和均匀。艺人常常通过调配不同的颜料,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色彩。制作叶子环节,将通草片剪成叶子的形状,然后通过划纹路、揉捏、卷曲等方式塑造出叶子的自然形态,再进行染色等细节处理。组装成型环节,将制作好的花朵、花心、花萼、叶子和枝干进行组合,调整它们的位置和角度,使整个作品看起来更加自然协调。

通讯员 广非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