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那如何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南通市海门区作了积极探索。9月30日,海门“社区合伙人”计划正式启动,首批“社区合伙人”签约履职。
近年来,海门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建设,2022年4月,被确定为南通唯一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2023年,海门区探索的“五社联动”共治模式成为江苏省试点。“五社联动”是包括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在内的联动,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社区治理的专业化、精细化,让社区居民生活更有质感,幸福指数得到提升。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如何进一步吸纳、凝聚更多社会资源主体参与到城乡社区治理中来?海门区深化“五社联动”推行“社区合伙人”计划,正式在全区范围内实施。
首批“社区合伙人”覆盖8类不同社会主体,在启动仪式现场,“亮相打样”的分别是社区驻区单位“共建合伙人”代表——邮政集团海门分公司、社区社会组织“专业合伙人”代表——海门义工联合会、志愿组织“公益合伙人”代表——张建伟环保志愿者协会、物业公司“服务合伙人”代表——龙信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爱心商企“发展合伙人”代表——海西社区幸福食堂、行业协会“助力合伙人”代表——海门律师协会、党员骨干“红色合伙人”代表——常乐镇杨大姐工作室、能人匠人“自治合伙人”——解放西路社区张汉平。
“我们邮政集团海门分公司在全区有38个邮政网点,112条乡镇邮路遍布海门乡镇的各个角落,我们将600多名员工全部编入了海门的社区治理网格当中,作为兼职的网格员,我们可以为百姓提供快递业务、代缴水电费等各种便民服务,可以参与社区民意的收集,可以提供‘暖心助农’直播带货服务……”“我们海门义工联合会成立至今已有10年时间,我们有300多位注册义工、100多位会员、7家合作单位,我们不仅可以直接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而且可以为社区培育志愿者队伍,还可以为社区引入外部力量一起参与社会治理……”社区驻区单位“共建合伙人”代表——邮政集团海门分公司总经理王娟、社区社会组织“专业合伙人”代表——海门义工联合会项目负责人董为娟在路演时将“合伙项目”作了详细地介绍,他们推出的“合伙项目”不局限于单个社区,全域化服务海门城乡区域。
包场镇友谊村村干部、专职社工陆慧慧告诉记者,海门推行“社区合伙人”计划,这是推进村和社区治理的有力举措,今后他们可以根据本村百姓的需求,和这些“社区合伙人”进行合作,借助“社区合伙人”的力量,找到适合自己村的治理模式,服务好群众“最后一公里”。
“我们社区已经和龙信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达成‘合伙’协议,近期将和他们共建一个‘议事微客厅’,作为民意征集、事务协商、问题调解、服务谋划的平台,进一步提高居民对社区、对物业的满意度。”海门街道越秀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张佳丽说。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充分调动城乡群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自主自治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将把‘社区合伙人’计划作为深化‘五社联动’的延伸举措,未来通过培育多类型合伙人、推行多重合伙模式、规范多样合伙机制、放大多种合伙效能,加快形成基层治理‘人人参与、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海门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朱红兵表示。
通讯员 陆新华 费婕
校对 李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