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开学了,作业还没做完怎么办?”“自己会不会不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新学期即将来临,在少年志App的“润心成长・全省青少年阳光心理学习专区”,不少学生和家长通过“成长树洞”互动平台投递了关于开学季的小烦恼和困惑。日前,少年志融媒平台依托扬子晚报特别推出了“成长百问导师答”系列微视频,邀请了多位心理专家、一线教育工作者及医学专家担任“成长导师”,解答众多学生家长在亲子沟通、习惯养成、情绪管理等方面的疑惑。
据悉,“成长百问导师答”系列微视频是“润心成长”江苏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融媒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项目由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少年志融媒平台为活动平台。即日起,“成长百问导师答”将围绕开学季的热点话题,为学生和家长提供科学、实用的心理调适策略与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孩子们顺利过渡,克服开学焦虑,找到开启新学期生活的“心灵钥匙”。
“开学综合征”如何解?
专家:不妨试试“愿景激励”
随着暑假进入倒计时,“成长树洞”互动平台后台收到的与开学相关的提问也与日俱增。 “开学就初一了,很害怕新学期成绩跟不上怎么办?”“开学要重新分班,都是不认识的人和老师,很担心同学不跟我玩怎么办?”……孩子们在提问中表现出的这种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焦虑状态,心理专家们称之为“开学综合征”。据了解,“开学综合征”有多种表现形式,生理上多表现为失眠、嗜睡、食欲不振等;在心理上则多表现为焦虑、情绪不稳定等。近期“成长百问导师答”系列微视频中,“成长导师”将持续倾听并解答学生家长的开学烦恼。
那么,“开学综合征”如何化解?“陶老师工作站”江北分站负责人、南京江北新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主任潘月俊向记者表示,家长们真正需要做的,一是帮助孩子复盘假期,看得见孩子们的努力和成长;二是调整自己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不要把开学“妖魔化”,试试用“愿景激励”来给予孩子积极正向的引导,让孩子们带着好奇与憧憬迎接开学。已经感到有些焦虑的孩子,不妨带着这份担心先去完成可以做的事情,比如与同学们讨论或提前去学校走一走,通过行动来消除自己的焦虑。
“快开学了,孩子作业还没做完怎么办?”在最新一期微视频中,潘月俊为这位四年级学生家长提供了三点建议:其一,接纳现实,调整情绪,孩子作业没有按时完成,家长也需反思,未来是否可以在假期刚开始就做好预案,在假期中途就做些调整,帮助孩子将生活和学习安排得更有节奏;其二,正视问题,共同应对,家长要与孩子共同面对问题,清理剩余作业量,将可以完成的作业抓紧完成好,如果确实无法完成,也不要逼迫孩子无意义地赶工,坦诚地与老师沟通才是正解;其三,调整状态,迎接开学,比起假期作业,家长更要在乎孩子的开学状态,与其让孩子因为做不完作业而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以失败者的状态,带着自责、不安、焦虑或者摆烂的心态进学校,还不如让他们元气满满地迎接新学期。“教育永远不在一时,家长们,请鼓励孩子在新学期重新出发,向梦想努力,一切都可以更好!”潘月俊说。
温情解答+创意动画
让暑期烦恼“退退退”
“暑假制定的学习安排没法长期坚持怎么办?”“放假后孩子晚上不愿意睡觉总想玩,早晨又不想起床怎么办?”“我胆子有点小,在夏令营不太敢和别人交流,怎么才能改变自己?”“假期,好朋友总带着我不喜欢的同学一起玩怎么办?”……“成长百问导师答”系列微视频自7月推出以来,聚焦热点成长话题,结合“成长树洞”互动平台的热门提问,邀请了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工作站)负责人许红敏,“陶老师工作站”玄武分站负责人、江苏省心理学科特级教师王天文,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心育中心主任、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吕迎等多位心理专家、一线教育工作者及医学专家担任“成长导师”,为学生家长们倾情发声、在线支招,让暑期烦恼“退退退”。视频中,导师们的温情回复搭配创意十足的动画,让广大学生家长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得到解决成长烦恼的实用建议和指导。
“放假后孩子晚上不愿意睡觉总想玩,早晨又不想起床怎么办?”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庄先生的匿名投稿,得到了王天文老师的温情回复,她建议这位家长在孩子睡前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有意识地带领孩子开展一些重复的、避免太多地刺激他们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的活动。“谢谢专家,我和孩子妈妈已经在网上搜索了一些睡前活动,准备试试看。”得到回复的庄先生在“成长树洞”后台留言致谢。
“假期,好朋友总带着我不喜欢的同学一起玩怎么办?”这位小学三年级同学的成长烦恼,让吕迎老师想到同学们常开玩笑说的“三个人的友谊很拥挤”,她建议这位同学首先要尊重好朋友交友的权利和自由,再告诉好朋友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后,也可以考察一下这位“新朋友”,看看有没有机会再收获一个新的好朋友。
有趣、温暖、很实用
“成长百问导师答”获点赞
“成长百问导师答”系列微视频上线以来后,收获了众多学生、家长和教育从业者的点赞和支持,截至目前,已收获了全网近百万人次的浏览量。不少家长表示“视频内容很有趣”“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的成长烦恼,这种动画的形式让心理知识不是那么枯燥了,她比较能看进去”。在“成长树洞”互动平台留言倾诉烦恼的孩子们,得到导师的温情回复后,则在后台留言表示感觉很温暖。
“孩子的爱好需求,家长该如何积极回应和引导?”由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蕾回复的这期视频,给四年级学生家长王女士带来了启发。“孩子最近沉迷买‘小马宝莉卡’,批评了她很多次效果都不好。经过陈蕾老师讲解才知道,这种现象是孩子想要在同龄人里获得社交地位和认同感,一味批评反而会让孩子锁上心门。”王女士决定改变一味批评的态度,跟女儿好好沟通。
扫码投递心事
亲爱的同学、家长,成长路上总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小烦恼,打开少年志App,进入2024润心成长•江苏省青少年阳光心理学习专区,你会发现一个神奇的“成长树洞”。在这里,你可以匿名倾诉自己的烦恼,消解不安与压抑;也可以分享身边的趣事,传递你的喜悦与欢乐。我们将持续对“成长树洞”收集到的成长烦恼进行整理归纳,并制作成“成长百问导师答”系列微视频。你丢进“树洞”的烦恼,也许会入选“成长百问导师答”栏目,并获得来自专业导师的语音回复和解答哦!据悉,“成长百问导师答”系列视频在紫牛新闻、少年志App、少年志融媒视频号等多平台推广,扫码进入专题即可浏览观看。
扫码投递心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贺东婷
美编 陈沛秋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