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8月22日讯(记者 薄云峰) 8月21日,2024第十届“宁台行知教育论坛”在南京晓庄学院启幕。江苏省台办副主任封志成、南京市台办主任贺承瑶、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陈华、台湾中华教育创新发展学会理事长林海清、台湾中华妇联总会主任委员、台湾中华育幼机构关怀协会理事长雷倩,以及来自江苏南京、山东济宁、重庆、台湾台北、台中、彰化等地的中小学校长和老师约100人出席论坛开幕式。与会者表示,希望以论坛为契机,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现在与未来的发展”为主题,对“数字化赋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做深入探讨,共同推动两岸教育事业融合和繁荣发展。
林海清理事长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数字化技术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两岸教育实现高质量融合与发展。这不仅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为下一代提供更广阔的教育空间,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信,成为具有创造力和适应力的优秀人才。同时希望通过这次论坛,加深两岸教育学者之间的友谊,进一步推动两岸教育的共同发展。”
论坛分为主旨报告、学术交流分享、论坛总结等环节,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校长齐聚一堂,就教育政策、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索适合两岸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推动两岸教育资源的共享互补、融合发展。与会专家学者、校长和老师分别就《人工智能驱动创新和思维》《数字时代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追求》《数字赋能治理与变革的校本实践》《数字技术赋能学校教育变革的迭代实践》等课题进行学术报告。
薄云峰 摄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一同参观了陶行知纪念馆。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妇联执委林敏洁教授与雷倩主委及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段心仪秘书长等代表团成员进行了交流,并围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两岸女性学术与文化交流、文学作品及传播等话题进行了多维度探讨。林敏洁表示,希望发挥台籍教师力量,增加两岸中国文学共享会、同文文化记忆研讨会等活动的举办频率,共同感知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体悟弘扬中国文化。
段心仪老师对于扬子晚报非常熟悉,2013年6月28日,她代表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余光中先生到南京颁余光中散文奖。当时这个活动就是和扬子晚报联办的,扬子晚报做了详细报道。图为段心仪老师和扬子晚报记者合影。
“宁台行知教育论坛”是南京晓庄学院和台湾中华教育创新发展学会着眼两岸教育互相借鉴学习、协同发展,立足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办学思想共同发起打造的教育界交流平台。论坛创立于2015年8月,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南京晓庄学院副校长、赵向军教授表示,下一步,晓庄学院将继续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积极为台湾学者来宁交流提供支持,继续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精髓,做大做强宁台行知教育论坛等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交流品牌,推动行知教育思想在两岸的传承和弘扬。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在采访中了解到,“宁台行知教育论坛”自举办以来,累计参与人员包括大陆600余名全国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联盟成员学校校长(园长)及江苏省、南京市有关教育人士,台湾500余名彰化、新北、台中、台北等县市教授专家、中小学校长和老师等。论坛围绕两岸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共同关心的问题,从学校发展、家校共育、课程建设、课纲实践、人工智能、生命教育、学习质量等维度进行研讨,对融合两岸教育智慧、凝聚两岸教育共识、提升两岸教育品质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活动影响力,本次论坛从8月21日至24日,除了主题交流研讨,与会嘉宾参访南京特色学校并交流座谈、参访孙中山纪念馆、以及南京相关交流基地和文博史馆,并通过沉浸式体验秦淮彩灯、南京云锦、金陵剪纸、金陵插花等中华传统文化非遗项目,来深切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内涵和魅力。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