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琳·迪翁终于站到埃菲尔铁塔二层阳台。2022年12月8日夜晚,她曾经平静地告诉世界:被诊断出“僵尸综合征”,肌肉无法控制地痉挛。
我们听不到席琳·迪翁喘气和呻吟,我们听到了《爱的颂歌》。这标志性的歌声,我们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里听过,在2013年央视春晚《茉莉花》里听过。
席琳·迪翁只要张开嘴,全世界的电台都不敢发声,央视担任解说的小姐姐却在很懂地解说,让席琳·迪翁的天籁成为背景——好在她立刻噤声,让我们听到了席琳·迪翁完整歌唱的十分之九。
如果解说的小姐姐做足了功课,知道席琳·迪翁攀上埃菲尔铁塔的背景,她还会那么很懂地解说吗?当然,如果写台词的老师知道背景,如果审台词的老师知道背景,就不会让解说的小姐姐一脚踩进水里。
我敢说,写台词和审台词的老师都知道背景的。但是,只是知道了还不够,还要懂。
我当然不是在批评央视解说——何况央视及时纠正了。我想说的是,没有准备,还真看不懂奥运会了。
看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不读一遍法国历史、法国文学艺术史,真的一头雾水。法国观众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也一样,如果连“紫禁城”都不知道,看的就是千人一面在擂鼓做操。
不仅如此,如果没有准备,也不能完全看懂奥运会比赛。奥运会比赛一般有28个大项,分列310个左右小项。比如,巴黎奥运会帆船比赛有10个小项,其中有一项是“男子帆船ILCA7级”——ILCA 7一直作为奥运会男子单人艇的船只类型,其标准拉索帆面积为7.06平方米。
在媒体不发达时代,我们的注意力比较集中,集中在晚上,集中在某个特别关注的项目的比赛时间,集中在乒乓球、足球、排球、羽毛球、跳水等几个传统项目。但是现在不一样,全天候、多媒体直播,加上插播、重播、集锦,我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了,很多项目扑面而来。
如果打开收音机、电视,或者打开手机、电脑,看到马术比赛的盛装舞步,我们会惊讶,难道马不是用来狂奔的?听到“中国队获得本届奥运会射击混合团体10米气步枪金牌赛”,我们能判断得出是枪长10米还是枪射10米、“混合团体”是一男一女2人吗?即使看熟悉的跳水,全红婵跳207C,我们知道是“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难度系数3.3”吗?
还真难说。
当然,作为观众,我们并不要求对每一个大项、小项都如数家珍。我们看热闹多、看门道少很正常,甚至指鹿为马、语无伦次也不足为奇。不懂的地方太多,慢慢来。而且,我们为参与者欢呼,为胜利者赞美,为失利者鼓劲,这就是懂。但是,当凝神屏息的射击比赛最后一枪报靶,解说员爆炸似的说“我们获得了——金——牌——”使用解说足球比赛歇斯底里的技巧,那一定是装的懂。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祁智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