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研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5月14日下午,以“数智引领,研备创新”为主题的“玄武区‘互联网+研修’赋能集体备课展示活动”在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学举行。本次活动在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南京市教育信息化中心)的指导下,由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和江苏省陈莉网络名师工作室主办,在江苏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进行全程直播。
活动伊始,洪武北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汪天玉为活动致辞,他代表洪小师生欢迎各位领导和同仁的到来,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的数字化转型涉及教育科研、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管理、校园安全、家校互动等方方面面。学校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并且努力发挥示范作用。
洪小数学教师蒋亚娟老师和学生一起带来教学展示课《表面积的变化》,课堂上运用了学乐云、计算小程序、希沃白板等信息化手段,让数学课堂变得更智能、更精准、更生动。
洪武北路小学数学组、理工实小信息科技组、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英语组、科利华中学信息科技组四所学校做了集体备课展示。四所学校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不同学科组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让在场的每一位看到了“技术”对“备课”的赋能。
王为忠教授对课堂教学和汇报分享做了点评,他提出老师们利用“互联网+”平台,要考虑“what”和“how”的问题。知网研学平台和教学有机结合,在搜索文件、优化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有用。老师们对于特定主题的探究、对笔记和信息的筛选要用心,要更多关注实践,在实践中及时反思,让“互联网+”带来数字与教学的有效结合。
学术沙龙环节,玄武区教科所科研员赵凯宁担任主持人,玄武区发展中心主任陈莉、南京市科利华中学副校长包桂霞、洪武北路小学教科室主任张晓丽、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张霞、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过天老师一起就“期待怎样的‘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教师带来哪些成长”两个话题展开研讨。谭少春主任为沙龙给予精彩点评,他认为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支持教学,因为选择,所以精彩。
学术沙龙结束,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教育组经理姚爱玲为大家做“互联网+研修”微培训,她详细介绍了知网研学的一些主要功能、特色功能,为在座的老师回答了一些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最后,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馆长陈平做了点评和指导,他认为将技术应用于集体备课,新颖而丰富。老师们在使用信息技术的时候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教学与研究、个体与团队、展示与平常的关系,希望老师们能将技术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
弦歌不辍,芳华待灼,砥砺耕耘,履践致远。一场“互联网+”的集体备课研修活动,给老师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力量,让我们蓄势迭代,意气风发,在教育科学研究中遇见更美的自己!
来源: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学
编辑:顾茜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