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夏天,金中学子们自编自导自唱自演了一部《中山路169号》送给母校。如今,《中山路169号》仍然是金中师生最爱播放的视频之一,而主创成员们已经奔赴五湖四海甚至异国他乡继续求学追梦。当年的词作者和主唱之一的刘宸仪,目前就读于复旦大学。来听听多才多艺的她,关于金中的回忆。
小档案
姓名:刘宸仪(金中2023届毕业生)
初中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就读院校: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所获奖项:
江苏省三好学生
金陵中学校学生会文艺委、文艺部主任
外研社英语演讲三等奖
21世纪英语演讲校选赛二等奖
最自豪!
“非应试的金中模式赋予我们无限可能”
“上大学以后,学生们最自豪的往往是自己在高中获得的综合性,而金陵中学是为数不多的具备这种特质的高中。我有许多高中同学,上大学以后渐入佳境,在没有压力的环境里自由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可能性边界,而这是从前的教育赋予我们的。”刘宸仪说。
最丰富!
数不清的活动让我们更加创新和高效
“金陵中学从来不仅仅只有秋天满天的梧桐叶和耀眼的高考成绩,更有的是南京大学教授带来的国文讲座,语文组精心筹划的读书会,结构良好的让学生有机会实现想法的学生组织,以及数不清的合唱节、戏剧节、美食节、配音节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给予我们金中人一种理念:在学习之余,我们需要Z时代的自由、多样、创新、高效……”刘宸仪说,“尽管我们这一届因为处于特殊时期活动少了很多,但我还是积极加入学生会,参加各了主持、演唱、视频拍摄、活动策划、播音等等丰富的活动。它们看似减少了我的学习时间,却迫使我不断改善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达到高效学习。我们在金中接触到的学习资源是非常多且优质的,除了知名大学的教授和优秀的老师们,学校还特意从校外请来许多老师来为我们开讲座、提高班。”
最自由!
拒做学习机器,在金中收获个性成长
刘宸仪非常庆幸自己高中三年生活在一所真正“为学生一生奠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在一所有机会的学校里,学生是不会允许自己沦为学习机器的。金中的学生走出去是有想法的、追求个性发展的、具有反抗性的、有极强学习能力的。当然,来自高考的压力是无处不在的,但是金中一百三十多年的文脉是悠长的,它存在于学生自由上进的校风中,存在于老师们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风骨中。”
最幸运!
遇到的每一位金中老师都温暖优秀
“我最幸运的是,我在高中三年遇到的每一位任课老师都那么优秀、负责,他们给我的影响将持续我的终生。在这里,我们遇到的是视学生如子,与学生共情,为学生着想的老师们!他们都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并努力践行,所以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学生仍然能不断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使自己的思想更加深刻,并获得温暖的关怀、睿智的引导。”刘宸仪说,“我高一的语文老师会减去我们的作业,为我们留出读书思考的时间;物理老师说出的‘我真想一直待在实验室研究’,无形中传达着专注于学术、重视实践的态度;历史老师出口成章,知识的积累深不见底;数学老师因材施教,风度翩翩……刚入职的年轻老师们与学生打成一片,工作多年的教师用在岁月中沉淀出来的人品和学术态度影响着一代代学生。”
通讯员 顾健 马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