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协作就业促进行动”在宁举行,百家单位向青海学子提供5500余岗位,22所两地高校结对
2024-04-20 19:51:20

苏青一家亲,携手促就业。4月20日,江苏省教育厅、青海省教育厅、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和江苏省对口帮扶青海省工作队在南京共同举办“苏青协作就业促进行动”——江苏省青海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系列就业活动。活动包括苏青两地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和专场招聘会。专场招聘会在河海大学举行,共有100家用人单位参会,面向2024届江苏省高校青海籍毕业生、青海地区高校毕业生提供5500余个岗位。

 工作经验交流会现场

两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潘漫

在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潘漫指出,此次苏青两省携手举办“苏青协作就业促进行动”,对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将与青海省教育厅共谋协同发展,明确更加高效的交流合作机制;共商资源挖潜,搭建更加广泛的岗位共享平台;共话就业育人,培养更加专业的就业师资队伍。

 江苏省对口帮扶青海省工作队副领队、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胡宏

江苏省对口帮扶青海省工作队副领队、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胡宏简要介绍了苏青东西部协作开展情况,并提出,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系列活动,既是落实苏青协作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青海毕业生就业的务实举措。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和江苏省对口帮扶青海省工作队作为苏青协作的牵头责任部门,将进一步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助力高校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岗位,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青海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宁栋

青海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宁栋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国家发展大计,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通过就业协作,两地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青海省高校要提高认识,强化协作共建意识。主动对接,强化校际交流合作;主动作为,深化结对共建成效。

现场招聘、远程视频招聘……

江苏单位与青海学子“双向奔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苏青协作就业促进行动”专场招聘会上获悉,与常见的招聘会不同,本场招聘会除了现场招聘,还提供远程视频招聘和直播荐岗相结合的方式。招聘会设有视频招聘体验、水利生态能源业、绿色建造业、先进制造业、智慧交通业、信息技术与现代服务业和基层就业引才等7个专区。

本次招聘会设有视频招聘体验专区

在先进制造业专区,江苏纳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华创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都收到了青海籍学生的简历。在绿色建造业专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王紫捷介绍:“我们主要招聘土木大类的应届生。今天收到了来自南京理工大学的青海籍学生的简历,他是听说本次活动后特意赶来的。”王紫捷表示,初步接触下来感觉这名学生挺符合招聘需求。让王紫捷印象深刻的是,除了青海籍学生,还有来自青海高校的老师跟她详细了解招聘信息,并把各个展台的企业招聘简章细心收集好,以便带回去跟青海学子及时分享东部企业的发展动态和招聘需求。

在河海大学读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大三学生郭建荣,来自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他很喜欢水利,所以当年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河海大学。“尽管明年才毕业,但难得碰到苏青专场招聘会,对我来说是度身定做,所以提前来了解一下。”郭同学高兴地告诉记者,这场招聘会感觉收获很大。将来江苏和青海他更中意在哪就业?郭同学表示,只要有合适的岗位,在哪里就业都可以,更希望学有所成回青海建设家乡。

河海大学青海籍郭同学在招聘会现场

信息共享、岗位共享

架起苏青高等教育协作“连心桥”

当天,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和青海省学生事务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江苏省11家参会高校与青海省11家参会高校签订就业工作合作共建协议。

青海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小安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本次活动架起了苏青高等教育协作的“连心桥”,实现了信息共享、岗位共享,能更好地助力苏青两地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据了解,青海大学非常重视访企拓岗,深化政校企合作交流,校院两级访企平均每年200家以上,拓展岗位10000余个。该校已与江苏省淮安市、东台市等地人社部门对接,开展城市推介会,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提供岗位。“从今天招聘会现场,我们青海高校就业工作负责人也学习到了河海大学先进的工作理念和创新的工作举措,线上加线下同步招聘,能让更多毕业生参与招聘会。”李小安说。

在“苏青协作就业促进行动”期间,江苏省教育厅协助青海省高校赴南京江北新区、常州市武进区等地开展集中访企拓岗活动,重点深入调研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相关重点企业招聘需求,全力为青海省高校访企拓岗提供保障支持。

线下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还将组织网络招聘会,让一些无法到现场来的青海籍学生找到更合适的岗位。

主办方供图

实习生 王雯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