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我来讲!扬子中学开展党员冬训系列活动
2024-04-18 09:41:56

党员冬训作为筑牢精神基石、补足精神钙质的优良时机,为进一步借讲促学,用学促思,凭思促干,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组织党员教师研读原著、学习原文、体悟原理,就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谈见解、讲体会,持续推动党员冬训工作向深处发展、向实处落地。


金句分享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第三支部委员会

党员 高冬芹


金句感悟


“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一线老师的核心任务!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对学生温暖相待,既做学生的引路人,又做学生成长的陪伴者。教师职业最大的特征在于它是一个与人打交道,塑造人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的职业,如果人与人之间温情相处而又温暖相待,彼此就会心心相印。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不仅要在能力与水平上是专业人员,有着极强的专业能力与水平,更要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我们的专业能力与水平。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勤修乐教爱生,拥有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要学会从内心深处关爱、理解、尊重和宽容学生,把真情、真心、真爱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用智慧破解学生成长难题,用爱心铺就学生成才之路。


金句分享


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年9月9日 习近平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


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第三支部委员会

党员 黄自桥


金句感悟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信后,我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教师的殷切期待。同时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深刻感悟到教书育人责任之重,使命之艰巨。因此,我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专业技能,锤炼过硬本领,主动融入发展大局,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金句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第三支部委员会

党员 李瑶


金句感悟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当意识到肩负的责任之重。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教育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学生也将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我们必须兢兢业业,恪尽职责,呵护好更要培养好祖国未来的希望。同时,育人要先育德。讲解书本知识,是育智,但同时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想建设。在文化课程之余,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们坚毅果敢、艰苦奋斗的品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金句分享


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2023年6月2日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第三支部委员会

组织委员 刘晓萍


金句感悟


守正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缺一不可。所谓守正,就是坚守正道、坚守真理;创新,即与时俱进,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境界、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守正是前提,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根本基石,创新则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守正保证了创新的方向,而创新赋予守正时代新内涵。只有守正创新,才能不迷失方向,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作为教育工作者,守正,守的是立德树人,了解中华文化,深刻体悟前人智慧,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和未来。创新,是创新教学形式,适应新课程标准,推进大单元教学。我们要将二者结合,为社会主义培养人才。作为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我们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

 编辑:顾茜敏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