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博物馆有“看头”| 水壶啥时开始长“壶嘴”?来看六朝鸡首壶
来源:紫牛新闻
2024-04-13 16:24:50

俗语“宁为鸡首不为牛尾”,六朝时代的青瓷设计师们或许是最热衷“鸡首”装饰的人。他们把瓷土雕成鸡头造型装在壶身上。一开始,壶身上的鸡头还仅仅是装饰,渐渐地鸡喙被打通,壶内的液体可以从中倒出来。自此一种全新的器具诞生了。六朝时期的这种鸡首壶也成为后世我们熟悉的酒壶、茶壶的原型。在南京六朝博物馆,大家就能看到众多青瓷鸡首壶。

六朝博物馆展出的各型鸡首壶。

鸡首壶是六朝博物馆展出众多文物中的臻品之一。在展厅一层、二层,游客能看到从南京雨花台等地区的六朝墓葬中出土的鸡首壶,它们大小不一,造型基本趋于一致:它在“盘口壶”的基础上,壶身一侧贴有鸡首,另一侧带有把手。专家介绍,鸡首壶是六朝青瓷中的典型,其用途有酒器、茶具之说,也有专门用于陪葬的明器之说。文物界认为,这种器型的出现,改变了原先壶、罐没有流口,倾倒不便的状况,是最早的执壶——手持壶身上的把手,稍稍倾斜壶身,水就从壶嘴中流出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壶上鸡首最初是实心的,也就是无法出水,从东晋起,鸡首才被打通,连通至壶内。同时,造型经历了一系列变化,有写实,有夸张,千姿百态;同时,壶的把手则逐渐伸长,由条形变为龙形(齐、梁、陈);形体由扁矮圆硕到修长瘦俏,轮廓从刻板的圆弧到富于变化的优美曲线;釉面由单一的青色到加以褐斑点彩,并出现了黑釉鸡首壶。从东吴到南朝,其造型的演变一脉相承,并为后世唐宋执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六朝时代的设计师们选择鸡首的造型,这是在于鸡在古代具有美好的寓意。从汉代开始,鸡被称为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的“德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两晋的墓葬中,还有大量陶瓷鸡和鸡舍出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