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老小区的味道” 、“发现一个很有感觉的小街道”……最近,来苏游客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与苏州山塘街附近的一处复古“外楼梯”的合影,照片多为黑白底色,锈迹斑斑的楼梯背景营造出满满“年代感”,引起众多网友的点赞评论。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注意到,“复古楼梯”不仅在年轻群体中火起来,这段时间也有不少中老年人过来打卡“蹭热度”。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姑苏区的木耳场小区,探访这处“网红楼梯”。
记者刚来到木耳场小区门口,一幢幢充满岁月痕迹的楼房映入眼帘。走进小区,记者看到居民们有的在晾晒衣物;有的提着袋子前往菜市场;有的刚刚晨练回来;还有几个小孩子在楼下嬉戏打闹。穿过木耳场72号、75号,随之便会看到木耳场70号的两排楼房,在70号楼房的北侧300米左右是78号楼房,木耳场70号和78号均有连接一二层楼的外围楼梯。“外楼梯”因楼梯在楼房的外面,楼梯的铁扶手锈迹斑斑,部分墙面甚至出现开裂,楼梯上摆放着几盆盆栽。正是这些元素的存在,赋予了楼梯更多的复古感,站在楼梯上,仿佛置身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不仅外地游客会专门过来打卡,一些定居在苏州的新苏州人,以及苏州本地人也慕名而来。红星社区书记李瑾璘说道:“去年,来苏州山塘街游玩的游客路过这里时,发现这个楼梯很有年代感,随手一拍都是满满的电影质感,将拍的照片发到了网络平台,没想到就火了起来,还吸引了很多摄影师前来拍照。去年会有很多年轻的小姑娘,小伙子过来拍照,最近发现一些中年人,老年人也会来这里寻找过往的回忆,记录下这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社区网格员王丽春告诉记者,木耳场70号楼过去是一家企业养殖牛羊牲畜的地方,所以只有两层楼。当时一楼与二楼之间的养殖运输,全靠外围的斜坡。后来因为职工人数增多,住房需求变大,企业就将养殖场改造成了职工住房。为了方便职工上下楼,外围的斜坡就被改成了如今的外楼梯,成为居民上下楼的要道。而78号楼原本就是一个会议室,这幢楼的“外楼梯”从建成就没修改过,复古感更浓厚一点,所以来这幢楼打卡的也比较多。
记者看到,居民们在木耳场78号楼下的空地上悠闲的聊着天,空气中弥漫的丝丝雨雾夹杂着苏州方言的寒暄声,渲染出一份独属于老苏州的烟火气。正在和邻居闲聊的鲁老伯说道:“没想到旧旧的两排楼也能火来,听到过来拍照的年轻人说是来寻觅复古的感觉。不过这几天天气有点冷,游客不太多。天气暖和的时候,一些年轻人会穿得很漂亮,一步一步走上楼,再走下来,撩起头发微笑着摆出姿势拍照,感觉整个小区都热闹起来了,我们这些老年人好像也年轻了呢!”
实习生 肖芦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