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他们是第30个志愿者接力团队
来源:紫牛新闻
2024-03-05 23:16:27

在这个“学雷锋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紫金花开”志愿者主题系列活动——“3·5”志愿服务行动。志愿者岗前业务培训、国际志愿者倾情诵读、馆员志愿者接力讲解,中外志愿者齐聚纪念馆,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30年微光成炬传薪火

今年是纪念馆紫金草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成立30周年。30年来,紫金草志愿者的注册人数从最初的60人发展到25228人,队员从最初的大学生发展到社会各界:来自多个国家的青年志愿者、幸存者后代、各行各业爱好和平的人士等。他们通过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今天,一场志愿者岗前交流活动在纪念馆路演厅开讲。南京晓庄学院的45名志愿者来到纪念馆接受岗前业务培训。

南京晓庄学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志愿讲解服务队”是纪念馆建馆后的第一批志愿团队,30年来从不间断。2003年,该团队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如今,第30个接力团队即将上岗。南京晓庄学院讲解队队长王欣然说:“我们用声音传播历史,传递正能量,相信这支队伍能薪火相传。”


社会志愿者把历史讲给更多人听

今天上午,撞响和平大钟仪式在纪念馆公祭广场举行。第一批进馆的观众代表与紫金草志愿者代表共同参加仪式化教育活动。紫金草志愿者秦志红是抗战老战士秦华礼的女儿。秦华礼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部电台台长,跟随刘伯承师长转战太行山区。2022年,秦志红成为纪念馆志愿者。她表示:“来纪念馆做志愿服务的初心是继承父亲的遗志,把他的故事和南京大屠杀历史讲给更多人听。”


记忆传承人讲述家族记忆

紫金草志愿者李真铭是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高山的儿子,也是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今天,他在“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序厅内,向观众讲述父亲的亲身经历和家族记忆传承故事。李高山去世后,李真铭接过父亲讲述者的“接力棒”,在纪念馆担任志愿讲解员,守护历史,呼吁和平。他说:“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讲给10个人听,也许他们会讲给100个人听。”随着幸存者越来越少,李真铭感觉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幸存者们的经历我们后代最为清楚,我会多讲多说,不是为了激起大家的仇恨,而是要激励后人奋发图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