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寒假,由浙江省特级教师张祖庆领衔,全国93位语文名师和教育、绘本专家共同研制的《2024年学前及中小学生寒假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为各个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阅读盛宴。在这份精选书目中,译林出版社“小译林国际大奖童书”系列中全新推出的《尼姆的老鼠》入选五年级的推荐阅读书目。这是一本出版本已近半个世纪的“老书”了,日前,2024年新版《尼姆的老鼠》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并获童书作家、翻译家、中国首位艾瑞·卡尔荣誉奖“桥梁奖”得主阿甲的推荐。
《尼姆的老鼠》首版于1971年,作者罗伯特·奥布赖恩主职是记者、编辑,为《新闻周刊》《国家地理》等杂志撰稿,其一生只出版了三本小说,其中《尼姆的老鼠》获得了纽伯瑞金奖,奖项由美国图书馆协会颁发,奖励上一年度的“为美国儿童文学做出最杰出贡献”的童书作品,尼尔·盖曼、房龙等文学大家都曾获奖。
《尼姆的老鼠》是一个以田鼠、老鼠、猫头鹰、乌鸦等动物角色为主角的童话故事,其中巧妙地加入了现代科幻元素。所谓的“尼姆”,是首字母缩写“NIMH”的音译,全称为“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罗伯特曾到此看望一位朋友,他在那里听说了研究所的动物实验室,里面饲养了许多用于科学实验的老鼠、兔子,服务员告诉罗伯特当实验需要测试体能智力时,科学家会偏爱使用捕捉来的野生老鼠,《尼姆的老鼠》写作创意由此诞生。在谈及《尼姆的老鼠》的创作初衷时,罗伯特说:“我曾经,而且现在仍然对人类似乎有自我毁灭的趋势感到担忧——有谁不担忧呢?我想知道:如果我们从地球上消失了,谁可能会继续生存?继我们之后的文明会是什么样子?”
对于小读者来说,《尼姆的老鼠》的叙述手法在阅读上略有难度,本书采用倒叙的方式,双线并进,一条线是单亲田鼠妈妈弗里斯比夫人挽救病弱的孩子蒂莫西,另一条线是被人类研究者抓捕的老鼠在被注射针剂后获得了超强的体力和智力,这些老鼠在经过训练后获得了智慧并开始思考逃出实验室建设自己的文明。《尼姆的老鼠》搭起了一个相当宏大的框架——开启智慧的老鼠们会创建一个怎样的文明?荆棘谷会成为新文明的发源地吗?“势不可挡”的人类文明会与老鼠文明产生怎样的互动?这些问题足以支撑一个规模相当可观的系列故事。可惜作者英年早逝,让这个故事戛然而止。
纵观全书,《尼姆的老鼠》里闪耀着诸多具有勇敢光彩的角色,这些角色在面临困难时死生置之度外,不放弃寻求生路的希望,田鼠妈妈和尼姆的老鼠们正是以这样的高贵勇气,从绝境中找到了生存的机会。阿甲认为,《尼姆的老鼠》并不是为了提供答案而创作的,书中虚构的“不完美的世界”正是要引发小读者自己去积极地追问与探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