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涟水县幸福里实验小学:开启幸福童年好时光 描绘幸福教育新篇章
2024-02-21 09:46:38

“幸福号”巨轮再启航

       新元复肇启,幸福又起航;承载新希冀,接续初使命。带着假期美妙回忆,怀着新学期美好憧憬,我们向幸福再出发、再奋进!2月15日,领导班子召开专项会议,谋划幸福发展蓝图,丰厚文化育人底蕴,筹划质量提升举措,明晰特色建设思路。

 拔节需有声

        2月17日,学校全体行政人员集中归位,群策群力,商榷研究学校发展关键点、内涵深入发力点、教学质量着力点、品牌打造切入点、保障服务落脚点。王怀益书记勉励大家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厘清“变”和“不变”之辩证、破解“新局”与“破局”的密码,做正确方向的引路人,落实理念的践行者,推动创新的催化剂,点燃激情的打火石,眼中有光;祁玉刚校长寄语“八有”期望——心中有目标,行动有计划,责任有担当,执行有力度,沟通有效率,创新有特色,工作有进步,团队有合作,脚下有路。

 开学即开工

        2月18日,全体教职工济济一堂,携手同行,锐意奋发,校长室部署落实幸福续航新航标、精细管理新机制、课堂教学新模式、艺体发展新载体、开学工作新途径。

 新学期新构想

        祁校长从“坚持党建引领,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秉持幸福教育办学理念,在传承中开拓创新”、“强化‘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在磨砺中成长提升”、“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竞争中寻求突破”、“提高幼儿保教保育水平,在招生中轻松自如”、“不断规范学校管理制度,在和谐中行稳致远”等方面诠释了幸福愿景,阐述工作构想。同时他对新学期工作提8点要求:加强团结协作、严格遵守规则、严格抓好常规、真心关爱学生、树牢质量意识、聚焦“五个优化”、守住三道底线、筑牢安全防线。

 分管校长殷殷叮嘱

        余栋梁副校长传达县教体局初教工作和研训工作意见,强调新学期的教学业务工作以两份意见为准绳,主要围绕“1133”来开展工作——一个总目标:质量提升有进位;一个教学模式:“融学课堂”校本化;教师三项行动:质量提升责任行动、“幸福发展共同体”研训助力行动、“师生共读”修炼行动;学生三项活动:读书、书写和表达。

       王耀中副校长宣读家访活动方案,全员共育,家校沟通,建强教师和家长队伍;解读德育工作方案,突出一条主线——以活动为载体,做强四支队伍——班主任、心理健康老师、思政课教师、学生自主管理队伍,建构三合一网络——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合力,真正广德育,孕育新活力;人人、时时、处处、事事讲安全;文明出行、文明用语、文明生活,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朱晓青副校长带领学习学校师德师风相关要求,组织全体人员签订责任状,营造风清气正、和谐生态的教育环境,树立敬畏意识、规矩意识和底线意识;强调智慧校园、教育现代化创建、行风软环境等工作的重要性,紧跟新时代发展需要,利用电子班牌、微信公众号、校园抖音号等信息平台,提高文化育人和宣传推介的“软实力”。

        薛帆副校长认为“龙飞凤舞,舞蹈出绩”、“龙吟九天,歌唱出色”、“龙行虎步,课间出众”、“飞龙在天,非遗出彩”是特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创设舞台,展示自我”、“趣味游戏,激发潜能”、“快乐活动,幸福生活”、“家园合作,赢得口碑”是“幼”见美好的重要法门。

       刘辉副书记指出,精洁环境、精制美食、精准数字、精视细节、精审资料、精善服务,精致管理,是成就精美食堂,成全人民满意教育的有力保证。

总支部书记妙语如珠

        王怀益书记“3+6+5+3”引领助力幸福:聚焦“三态”——阳光的心态、奔跑的姿态、清朗的生态,为幸福教育打底;秉持“幸福教育”理念——发展幸福、体验幸福、创造幸福,为幸福教育扎根;夯实“常规+”发展基础,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发展,为幸福教育提供保障;实施“六大亮晒”——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展示美好形象,亮美好、亮工作、亮成绩,展露时代风采,全面提升幸福教育美誉度;推进“五个优化”——优化课堂、作业、考核、管理和品牌机制,奋力打造幸福教育增长极;深化“三个培塑”——“幸福教研好团队”、“四有好教师”、“幸福娃”,增强师生的幸福指数。

        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云涛万里红。站在“幸福教育”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体幸福里人必当坚守“幸福教育”初心,立德树人、五育并举,齐心开启幸福童年好时光;启智润心、筑梦前行,协力描绘幸福教育新篇章。

祁玉刚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