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味新年|“一炒小菜就过年,不炒小菜不过年”,大鱼大肉吃多了,来碗宝堰小菜解腻
来源:紫牛新闻
2024-02-08 22:48:51

“这是街上买的腌好的胡萝卜,这是干子百叶,这是水芹菜,这是豆芽,这是花生米......”2月6日一早,距离龙年除夕还有三天时间,在镇江丹徒区宝堰镇宝堰村上桥自然村孙素英家中,一出年前大戏——炒小菜,正式开启大幕。

“一炒小菜就过年,不炒小菜不过年。”事实上,在千年古镇宝堰,绝大部分人家都会如孙素英一样,炒出一大面盆的“宝堰小菜”,迎接新年的到来。小菜的配菜,简单人家至少要有五六样,讲究的人家,甚至要有十多样。最常见的有10样,故此宝堰小菜在当地又有“十样菜”之称。

配菜

在孙素英家的厨房里,记者看到,各式配菜摆了满满一桌子,有10样之多,基本都是当地原生态的食材。其中,仅萝卜丝就有自家地里种的水(白)萝卜、紫心萝卜、红萝卜等几样。此外,有宝堰当地盛产的水芹菜,还有其自家腌制的咸菜。

大灶点火

这两味配菜,可谓是小菜中的“灵魂”。水芹菜在宝堰又有“路路通”之美誉,每家每户的新年餐桌上,都会有这道水芹菜,寓意来年人生事业和家庭生活,都顺顺当当“路路通”。而咸菜是其家中种植的大菜所腌制,在整个小菜家族中,除了脆爽外,还能替代“味精”,有提鲜的功效。“现在农村人也讲究养生,一般烧菜都不放味精了,有了咸菜,基本就能起到放味精的效果。”孙素英说。

翻炒

说话间,孙素英开始在大灶起火。随着大铁锅被烧的起烟,她将自家种植的油菜籽榨出的纯菜油,倒入冒烟的铁锅中。“炒小菜油一定要多,油多不坏菜。同时油一定要烧辣了,这样炒出来的小菜入味好吃不糙嘴。”随着“哧啦”一声响,首先下锅的是咸菜。咸菜在油锅里稍经翻炒,香气和鲜味马上就冲了上来。此后,再放入“混搭”的各式萝卜丝,“萝卜丝一定要抖开来放,不能球在一起,也容易咸淡不均......”随着萝卜丝的倒入,锅中的小菜开始好看起来,干子百叶、豆芽水芹.....一样样的倒入锅中。孙素英则不停翻炒,注意均匀,然后香味越来愈浓,宝堰小菜也开始逐渐成型。

接近尾声时,孙素英又将满满一盆炒熟的花生米,尽数撒入小菜中并不停翻炒。让这些花生米能和小菜充分受热搅拌后入味,同时,也让花生米的香味充分散发进其他菜肴中。

起锅

前后20分钟左右,一锅小菜就炒好了。在出锅前,孙素英又撒进一把红枣,这样吃小菜的时候,除了香鲜爽口之外,还有一丝淡淡的甜味。

这么多的小菜,用什么来盛?令记者惊讶的是,孙素英准备了一只大号的红色喜气的铁质面盆!她一边将锅中的小菜铲入面盆中,一边不停用筷子将小菜向四周划拨,“不能全堆在一起,否则就容易闷烂了,那样吃起来就不脆爽,口感也就不好了”,孙素英说,炒好的小菜,一定要尽快自然冷透,要不停地划拨,这一关也至关重要。否则,口感会大打折扣。

一盆五颜六色的小菜,至此就算大功告成。而记者了解到,炒小菜前后也就半个小时,但前期准备原材料,至少要一整天的时间。所以,在千年古镇宝堰,炒小菜和蒸馒头、炸肉圆一样,是过年的一件大事,怠慢不得。通常在距离过年还有三四天的时间里启动,是很多家庭主妇的一道“必修课”。

并且,炒小菜也仅限于每年春节前几天,一来炒好的小菜因为天冷放得住;二来炒小菜也是“慢工细活”,炒的是一种“年味”,炒的是一种“心情”。平常日子,也很难有这样的喜庆和心情。

大功告成


看着满满一大面盆的宝堰小菜,到底要吃到何时?其实,一点都不用担心,因为这道小菜,也是古镇过年餐桌上的必备。大鱼大肉之下,脂厚膏肥的吃多了,来一筷“纯素”清泠爽口的宝堰小菜,解腻醒脑,清清爽爽,满口生香,当真是不要太美味啊!

所以,一桌人一碗小菜上来,很快就碗底见天,有时一桌能吃上好几碗小菜。——这一幕,在上桥村的年饭桌上,常常上演,经久不衰。

而无论是搭粥下饭,“混搭”的宝堰小菜,都是春节饭桌上的“绝配”。上桥村的村民八斤还告诉记者,宝堰小菜除了解油腻,酒喝多了之后就点稀饭,大快朵颐之下,还有“醒酒”之特殊功效呢!

采访中,记者问孙素英,炒小菜到底有多少年了?这名年近八旬的老太太思考了一下告诉记者,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了,她已经嫁到宝堰上桥60多年了,她嫁过来时上桥就有过年炒小菜的习惯。只不过当时条件差,没有这么多配菜。

展示成果

“宝堰小菜”,在古镇已经是一种民俗,一种年味。记者突然冒出个想法:一代代传下来,宝堰小菜已是一种文化,应该也可入选“非遗”了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