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要来一趟南京吧#的热门话题,让南京成为“网红”城市,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博爱之都、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世界文学之都……不得不说,南京这座城市独具魅力。
近期,由南京广播电视集团立项、江苏城市联合影视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电视剧《依依向北风》《生活最优解》在南京开机,全程在南京拍摄,届时又将带领观众领略更多南京风采,发现更多“宝藏打卡点”。今日上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赴《生活最优解》剧组探班,董璇、张铎、宋欣洁等演员正在紧张地拍摄中。
《生活最优解》由蔚捷、张大雁总编剧,武洪武导演,张敏、肖楠担任总制片人,由董璇、张铎等实力派演员组成的超强阵容,彰显了当代都市话题剧的优质品相。
该剧以南京为背景,展现80后和90后两代人为了在这座大都市立足共同的奋斗和成长。一方是奋斗十余年却放下一切想要离开的80后夫妻,一方是摩拳擦掌面对未来十年奋斗的90后情侣,因为买卖二手房中的失误误打误撞进入同一屋檐下。四个人从同住合住,到分别走上不同生活道路,再到重新回归原来的感情轨迹。他们面对挫折,既没有退缩,也没有抱怨,而是选择用爱和勇气武装自己。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他们又不约而同想到了用奋斗和创造来战胜困难,并最终得到了各自追求的幸福。
都市情感剧一直享有极高的话题关注度。20-40岁,通常处在追求事业成功、家庭建设和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压力焦点人群。不过,《生活最优解》并不打算贩卖焦虑,从剧名就能获知主创意图缓解焦虑的创作思路。
该剧集中探讨大量都市生活话题,如情感、职场、婚姻、身份认同及自我实现等,并着重刻画青年群体最真切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呈现都市人群在面临重压时积极应对的姿态。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着力解决问题,凸显出该剧对于各类都市生活话题的关注和思考。
探班现场,张铎告诉记者,作为哈尔滨人,这是第一次到南京拍戏,第一天就遇上了南京下大雪,而南京的冷跟北方的冷完全不同。一上来就拍的是男主角送外卖戏份,“外卖小哥的电瓶车其实蛮不好骑的,使劲使大了就会冲出去,为此我专门练习了好几天。”而且体验了外卖工作后发现,每一行都有自己的窍门,外卖小哥要赶时间,一个小区有很多门,走哪个门花费的时间最短,都有别别窍在里面。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生活最优解》这部剧,张铎表示,这部剧是当代话题,是大家都关心的中年话题,“当生活和工作中出现了变故,是继续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是很多人遇到的问题,包括我朋友就遇到过。如今大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在生活品质上的差距在缩小,而回老家还能照顾父母,也能过得很舒适,所以不少中年人产生了退回老家的念头”。
聊及剧情,张铎很有感慨,自己饰演的男主角肖克明是软件工程师,就遇到了这些问题,在大城市失业后退居老家看似是最好的选择,这种情况下,婚姻也出现了问题,如何迅速找到维持家庭生活的方法,让他压力很大,崩溃也就在一线之间,那么就要去寻找“最优解”的办法,“《生活最优解》是一部整体向上的正能量剧,试图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剧中的每一对都有自己的‘最优解’。”
最近南京气温下降,虽然董璇、张铎都是东北人,但南方冬天的湿冷对他们来说确实是挑战。这是董璇在南京拍摄的第三部戏,当天与他们对戏的演员宋欣洁,是南京人。宋欣洁向记者曝料说,董璇太敬业了,“昨天南京那么冷,我们拍一场地下停车场的戏,她一定要把光腿神器脱掉。她穿的是长裙,即使镜头从下往上摇,也看不到太多袜子,但是她说得有真实感,必须光着腿拍。”
作为东道主,宋欣洁在拍摄之余还带着董璇、张铎去逛了南京一些著名景点,比如鸡鸣寺、台城和玄武湖等。张铎说,以前都是看照片看视频,以为南京城墙和玄武湖都不大,上去了才发现,城墙可以这么宽,而且玄武湖水面很广,“我还去了牛首山,很壮观,很喜欢”。
第三次来南京拍摄的董璇则对南京的印象更深了,“人文传统的东西都还在,而新的网红打卡点更漂亮了”,董璇上来就提到了德基广场的网红厕所,还有河西金鹰世界,都很现代都市。
“南京能去玩的地方真的是很多了,山水成林,人文历史,而且非常便利。”张铎说,对一个没有深入了解南京的人来说,南京让人待得住,而且待了50多天,还没待腻,光是鸭子店,就有不同的朋友介绍了不同的烤鸭店,从板鸭,到盐水鸭到酱鸭再到烤鸭,太多了。
《生活最优解》将拍摄到3月份,听记者说,3月南京的梅花该开了,董璇、张铎都很期待地表示,用赏梅来收尾这次的拍摄,倒也是很不错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