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 | 去姬川看一棵树
来源:扬子晚报
2024-01-10 16:43:29

◇江红波

图 | 视觉中国

朋友打电话过来:“姬川有一棵四百多年的柿子树,有空去看看不?”在徽州大地上,千百岁的古樟在很多村头水口都有,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这几百年的柿子树,还真没见过。

但凡那些淳朴的东西,有了年份的,我都心向往之的。古老的柿树,通红的小灯笼,挂在树枝上,装饰的该是怎样的人生?

姬川在皖南歙北,它所在的上丰乡有着“花果山”之誉,夏有桃李,秋有橘,冬天则是满山的柿子。车到山脚藩村,走三公里的石板路去姬川。冬日的山林,安静而简单。柿子的热闹已经落幕,瘦瘦的枝干,不言不语地看着我们,偶有几个孤零零的柿子,阳光的照耀下,一点一点的红色,远远的就看见。还有梅花树,枝条横斜或是伸向路面,小小的花苞,是嫩嫩的绿萼,小小的绿色粟米粒。朋友说,看着这天气,这梅花等不到过年,就该开放了。绿梅迎春,漫山遍野,想着也是风景宜人、心情愉悦。

四百多年的柿子树在岭头,一架狭长的梯子,还搭在老枝上,好像摘柿子的主人刚刚下来。树上,还有几十个通红的柿子,稀稀落落,在顶端,也在眼前。姬川众多的柿子树,都在房前屋后,热水瓶粗细。而这棵老树,一个人感觉抱不过来。这树的主人,姓洪,是位年轻的小哥。他说,老树的柿子是不能摘完的,要留几个给山喜鹊,那叽叽喳喳的声音,是老树的灵气,是老树的小伙伴。

绕着树走一圈,山峦上的人家,这树是最高点。早些年,树上曾挂了一面铜锣,村里遇上大事,铜锣一敲,村民就会聚过来。这树的柿子,也就有了“铜锣柿”一说。去年的采摘,也有二三百斤鲜柿,晒成了柿饼,多了几分沧桑与甜美滋味。

柿子树下,主人设置了几处休憩的地方,有木制长条桌,也有砚石茶台。几个柿子外观的茶杯,随意地摆放,也成了风景。太阳渐渐西垂,远处的群山,绵延着,层次分明。山脚下藩村的炊烟,开始缭绕、升腾。

主人很热情,用柿子茶杯泡了梅花茶,竹箩端出橘子,几个柿饼斜放橘子上。小小的石桌,顿时生机盎然。主人聊他十几年的电商经历,都市让人心累,故乡可以安歇。绕着这柿树,推倒了旧居,改成了新徽派,修了茶室。在故乡的土地上,喝喝茶,看着日出日落,调整着人生的方向。找村里人,包下百年的梅花树、药梨树,熬制药梨膏,然后是制作梅花茶。一个新时代的农人,逐渐清晰起来。

暮色渐渐降临,地面的灯光,投射在柿子树上,整棵大树,虬枝稀疏错落,却是枝枝向上,曲曲折折的。漆黑的夜色中,老树被衬托得如同幻境一般。此景,曾在影视作品中见过,可这柿树却是鲜活地在人间,在眼前。

山脚下的村庄,星星点点的,不是很清晰。姬川的路灯,是柿子的外形与色泽,在山林的公路上,一处一处的,如同一串串的符号,照亮了前行的路,更照亮了通向山外世界的路。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