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扬州市人民政府与航空工业沈阳所共建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签约仪式成功举行,这是时隔五年扬州市与航空工业沈阳所启动的新一轮合作。
活动现场
航空产业已成扬州“6群13链”现代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市委书记王进健、航空工业沈阳所所长刘志敏、省科技厅副厅长倪菡忆、航空工业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部长隋少春先后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潘国强和刘志敏代表双方签署共建协议。当日,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并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潘国强和刘志敏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王进健致辞说,2019年3月,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五年来,扬州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携手同行,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深度不断延伸。中航机载共性技术工程中心、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航空系统工程研究所、航空工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一批重点科创项目相继落户,扬州航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加快发展的快速跃升。当前,航空产业已成为扬州“6群13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聚了50多家相关企业。此次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签约,是扬州与航空工业集团携手奔赴未来的新起点。实验室将瞄准国家航空平台发展战略需求,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航空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转化策源地,为扬州航空产业发展注入强动力,为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添加新动能。扬州期待创造更多标志性成果,将把与中航合作列为央地合作的“头等大事”,把高标准建设实验室作为扬州科技创新的“头号工程”,集中力量打造,全心全意服务。
扬州实验室将在多个方面为国家提供新样板新范例
“沈飞所扬州院落户扬州五年,携手开创了协同发展的‘扬州模式’,深刻体会了真抓实干的‘扬州担当’,切身感受了细致入微的‘扬州温情’,全面见证了欣欣向荣的‘扬州生态’。”刘志敏表示,下一步,扬州院将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注重培养本土“英雄”;进一步聚焦、推动整机项目落地,带动本土企业产业结构转型和能力升级,联合打造“主机引领、本地支撑、全国协同”的扬州航空产业生态。
倪菡忆表示,希望扬州实验室聚焦国家战略研发主方向,凝练研究方向和重大任务,努力开展探索性、创新性和重大关键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统筹高端资源,在平台建设、项目实施、人才引用等方面集聚优势力量,在关键领域、优势环节形成更强底气和更硬实力;赋能新兴产业,紧密结合我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布局,积极培育航空产业,形成新兴产业增长极。
“江苏省是航空产业配套大省,在航空工业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去年12月,航空工业集团与江苏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共建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是双方‘搭建协同创新平台、补强科技创新链’的核心内容。”隋少春说,扬州实验室签约不仅是扬州市与沈阳所合作的延续,更是落实战略协议的有力举措。航空工业集团将按照协议约定,一如既往支持扬州实验室及扬州院的发展建设,着力打造航空工业创新示范工程,在新型央地合作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地等方面为国家提供新样板、新范例。
围绕三大射源地定位,强有力支撑产业科创名城
随后,召开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潘国强和刘志敏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航空工业沈阳所副所长左林玄被聘为扬州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沈阳所扬州院总经理陶晓洋被聘为实验室主任,市科技局局长王友芳当选为理事会秘书长,陶晓洋当选为理事会执行秘书长。
相关负责人表示,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是扬州市与沈阳所5年来合作基础上的深化拓展,实验室将围绕航空科技创新、航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三大策源地”发展定位,以突破航空领域关键技术为重点,加快构建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试验证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致力打造科技创新基地、人才引进窗口、成果转化平台、机制创新试验田、军民融合示范区,为扬州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通讯员 扬宣 柯季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