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痴迷代码的“金牌少年”:希望学以致用,为祖国献一份力
来源:紫牛新闻
2023-12-27 16:39:08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金牌”“科幻小说写作者”“《最强大脑》全国百强”“曾入选中国数读少年队”……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二(1)班杜冠成同学的身上有许多的成长标签。记者了解到,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霸”,却按照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努力生长,不断超越自我。

人物名片:

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二(1)班杜冠成

他眼中的自信:按照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努力生长

每一次优化代码,都让他兴奋不已

2023年对于杜冠成是收获满满的一年。他在今年暑假的信息学国赛中获得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拿到了保送清华大学的资格。“回想这一路,我的收获不仅仅是学习这一门学科,我还经历了许多风雨和挫折,收获了无数的精神财富和生活经验。”12月11日,杜冠成在全校的国旗下讲话中与同学们进行了分享。在杜冠成看来,信息学竞赛给他带来的影响可以用“1+N”来描述,除了成绩本身,他还收获了坚忍不拔的品质,锻炼了抗压能力,培养了发散思维,学会了归纳总结等。

在很多人看来,“写代码”是一件枯燥的事情。面对一行行代码,杜冠成却乐此不疲。“我常常花了四五个小时去解一道题,并信心满满地提交答案,但转瞬间屏幕就被红色或黑色充满,甚至往往发现自己的做法从一开始就是无稽之谈。”杜冠成告诉记者,他热衷于在解题之后去优化代码,也就是争取最优解,哪怕这个代码经过优化只加快了0.1秒,他都会兴奋不已。有一次,他因为不小心关掉了电脑蓝牙,无法连接鼠标,而开启蓝牙又需要鼠标操作,于是他运用了信息学竞赛的发散性思维,尝试了五六种不同的方法,才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相信计算机事业的创新,新型软件的开发等,肯定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福祉。”杜冠成告诉记者,自己在计算机领域有崇拜的偶像——图灵奖首位华人获得者姚期智,他也创建了清华大学的“姚班”。“去清华读书,目标也是往计算机方面发展。”杜冠成坚定地表示。

弹钢琴,写科幻小说,这个少年不简单

杜冠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霸”。除了最爱的“信息学”,他还发展了许多的兴趣爱好,比如拿到了数读业余九段,考过了钢琴十级,他甚至参加过《最强大脑》节目并闯进了全国百强。运动方面,他爱好足球、羽毛球、游泳等。

就在今年,杜冠成还获得了第九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江苏省一等奖。杜冠成告诉记者,自己开始写科幻小说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科幻小说《三体》的影响。比如,他的一篇小说就设想了“碳中和”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和社会心态。“在我的设想中,‘碳中和’时代对每个人活动的耗氧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人们可能会变得冷漠。故事的主人公设定为从冬眠中醒来,当他看到走在路上的有氧车坏掉了,他受到善良和热心驱动,主动地帮忙推车,迎来了人们赞赏的目光。”杜冠成介绍,自己写这篇作品一方面是希望通过小说表达对“碳中和”时代人们的生活行为的一些预测,还希望表达一种对科技时代闪烁人性光辉的赞赏态度。

不断创新,去构建更快、更优的算法

新时代的青少年应是什么模样?采访时,杜冠成毫不犹豫地说道:“于我而言,当代青少年的一大品质应当是爱国。每当国旗升起的时候,我都会感到有一腔热血在心中澎湃。我也常常上网看新闻,每当看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绽放的时候,我都感到深深的自豪。”此外,杜冠成认为,关乎青少年成长,拥有强健的体魄、乐观的心态也很重要。

“特别优秀的孩子,特别踏实努力。”南外高二(1)班班主任李彦老师这样评价杜冠成。“虽然他已经保送至清华大学,但他从不因此恃才傲物,反而更自律、更刻苦,争取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

李彦介绍,杜冠成还具有很强烈的奉献精神。在杜冠成担任班级劳动委员期间,那段时间他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竞赛集训,集训结束已是晚上8点,他还会回到班级,看看班级卫生情况。得知学校要组织一些社会考试或各类活动,他也会积极报名志愿服务。

采访结束时,杜冠成告诉记者,“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常常会看到新的学术性论文,这都激励我不断地去创新,去构建更快、更优的算法。我希望在未来,可以利用我在信息领域掌握的专业知识,去为祖国献一份力。”

通讯员 刘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摄影 朱思琪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