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傲慢与偏见》出版210周年,译林出版社特别推出新版“简·奥斯丁文集”,将她一生创作的六部长篇代表作全部收齐。12月23日下午,译林出版社在上海之巅朵云书院旗舰店成功举办“简·奥斯丁文集”思享会。
活动现场,作家、文学翻译于是,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师、文学翻译、“跳岛”播客主播肖一之,侧耳团队成员、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坊》栏目主播王幸和侧耳团队成员、上海广播电视台双语主持人陈璇,各自分享了阅读简·奥斯丁作品的感受;王幸、陈璇、肖一之精彩的声音演绎更是将现场的氛围推向高潮。
我们现在所遇到的问题,她在两百年前就已写透
于是分享了自己初读和重读奥斯丁的感受:十几岁时初读奥斯丁时不以为意,到成年后目睹很多朋友在婚姻中遭遇阶层的差异后,回过头来再读奥斯丁,会觉得200年前她已经说得足够透彻。
肖一之认为,奥斯丁对英国小说和英国文学的重要意义,是怎么凸显都不为过的。作为一个生活于18世纪晚期、19世纪早期的女性,她其实没有做特别了不起的事情,她这一辈子写的这几本小说,甚至在她在世的时候并没有特别有名,她也并没有从自己的小说中得到很多直接的经济回报。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女性,在200多年以后,她的作品不仅在英国,而且在世界其他地方都得到回响,这确实很神奇。200多年前,她写了我们要面对的个人选择的问题,也就是个人意志和社会对你的期望之间的冲突;200多年后,在现代社会条件之下,这些依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
在琐碎生活中看到一个大时代
于是认为,奥斯丁作品中,对话是最华彩的部分。对她而言,奥斯丁作品已经成为理解那个时代、那种文化还有文化差异的丰富脚注。比如像《爱玛》中出现的钢琴,现在我们可能觉得钢琴出现在欧洲人家中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联想到钢琴首次出现以及批量生产的时间,能否拥有钢琴在那个年代显示了阶级的差异。
肖一之认为,简·奥斯丁经常把很多时代的信息藏在文本之下,是一个非常敏锐的社会观察者。《劝导》中,奥斯丁没有像在其他作品中那样,把乡绅阶层作为值得嫁的对象来描写,而是对海军军官大加赞美,结合她的传记,我们也许能解释这种转变:奥斯丁有两个兄弟都曾在海军服役,后来升任英国海军的高级军官。
当读者把这样一些不同历史记录的层面都连到一起时,会发现奥斯丁是用这种非常巧妙的手法,做一个勾连,让她的文本有更多更厚的深度。
孙致礼先生译本的优势
从事文学翻译多年的于是还表示,这套奥斯丁文集是孙致礼先生一人独自翻译的,这是译本的优势所在;而且这一版文集在细节上做了一些改动,这个改动不是语义上的改动,而是语感方面的改动,这些改动更适合当代读者。
翻译经验丰富的肖一之认为,奥斯丁作品中有很多反讽的语气是翻译过程中比较难处理的,怎么在有限的句子里把这种语气传达出来,这个比处理句子本身更有难度。
王幸认为孙致礼先生的译文特别感人,读起来很舒服。她重读《劝导》,看到小说结尾男主那封表白自我的信时,还是会被打动。
译林新版“简·奥斯丁文集”还特别收入作者生平大事年表,辅以数十幅维多利亚时代著名插画师休·汤姆森的经典插图,创设沉浸式阅读体验。在装帧设计方面,这套文集封面精选艺术纸,专色印刷,精心烫印,气质出众,更符合当下年轻读者的审美品位。期待更多的读者通过这套“简·奥斯丁文集”走进这位经典作家笔下的世界,感受她对生活的热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