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
山水城林的完美融合让南京时时处处都是胜景。明初,太仓人史谨悠游南京,提出“金陵八景”的概念,之后又有十景、二十景、二十四景、四十景、四十八景的说法。古人的笔下,古都南京的美景令人心驰神往。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秦淮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金陵四十八景”在经历漫长的时光侵蚀后,现在如何了?就跟随我们的镜头去看一看。
在明清两代的金陵美景评选中,石城霁雪几乎都会占据一席之地。雪景哪里都有,为何人们偏爱石城?
石城,即石头城,三国时孙权所筑。石头城立于陡绝山壁,外临大江天险,正是“虎踞”之地,但那时这里还是军事要塞。它成为赏雪胜地还是要到千余年后的明代。
苏州诗人史谨是第一个以石城霁雪为题写诗的人。当时的石头城早已在岁月的侵蚀下只剩一些遗迹,石头城下西北面已形成大片陆地。那个冬日,史谨骑着一匹瘦驴去看梅花,目之所及,只见昏鸦四散、土墙冰冻,很多人家都还掩门不出:
石露苔痕雪渐晞,晨光相映晃朝衣。
千章璚树为幢列,一路彤云映日飞。
阵影度壕鸦散墨,女墙开冻玉生辉。
忽乘瘦蹇寻梅过,多少人家尚掩扉。
自他之后,石头城遗址便成为赏雪胜地,人们到此览景寻趣,凭吊古今。也不管这时的石头城是否就是六朝时的石头城了(真正的六朝石头城遗址应该在鬼脸城段附近的更大范围内)。
如今,这里的雪景依然唯美,但和史谨所见不同的是,原先的陆地如今已高楼耸立,石头城对面,大江离得很远了,陆地上挨挨挤挤,也是人口密集的住宅区。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