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晚,扬州“城市客厅”文昌广场工人文化宫影院,一部以身边平凡人物为主人公的电影正在上演。质朴的场面,紧凑的情节,感人的故事,现场不时响起掌声,不少观众看得泪光闪烁。根据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周维忠先进事迹改编拍摄的电影《光明使者周维忠》首映式,在这里举行。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爱军,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市长潘国强出席首映式。
工作中的周维忠
这部历时2年打磨的电影下月初在院线定档上映
电影《光明使者周维忠》以国网仪征市供电公司滨江供电所运维采集班副班长、仪征市沿江村驻村第一书记周维忠真实事迹为原型创作。周维忠是一名普通的农村供电服务工,从事电力服务30多年,多年为沿江村15户困难家庭垫付电费超12万元,带领党员服务队为村里修整危桥、装设路灯,常年照顾孤寡老人,被乡亲们誉为最可信赖的贴心人。影片通过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刻画了周维忠心系百姓、乐善好施、忠于初心的高尚品德和伟大人格,生动展现了当代电力人不忘初心,积极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以实际行动诠释“你用电·我用心”服务理念的感人故事。
首映仪式现场,影片出品人兼总制片人陈笋,导演陈峰,演员王广滨、栾可昕、陆超娟等主创人员分享了创作感受。周维忠向现场观众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据悉,这部历经2年时间用心打磨的小成本、正能量电影,将于12月初在院线定档上映。
观影现场
总制片人陈笋的父亲也是一名农电工,且熟悉周维忠
“我的父亲也是一名农电工,也熟悉周维忠,我从父亲身上读懂了周维忠。我觉得电影不仅要看票房,更要看能否走进观众心房。”《光明使者周维忠》总制片人陈笋说,自己的父亲今年64岁,和周维忠曾是同事。通过父亲的讲述,他知道了周维忠这个“电爸爸”多年照顾“电儿子”、当好“电队长”的故事。1998年,村民唐永富欠缴电费多月,周维忠去他家走访,发现唐家家徒四壁,生活困顿。唐永富患有眼疾,右眼已失明;儿子唐久亮和妻子刘秀兰分属二、三级智障。走出唐永富的家,周维忠决定垫付电费,并编了一个“国家为困难家庭补贴电费”的善意谎言。此后,从1家帮到了15个贫困家庭。从事农电工20多年来,周维忠用“上面有电费减免政策”的爱心谎言,个人出资累计为残障、困难家庭垫付电费12万余元。
“每一回听父亲说起周维忠的事迹,我都会被深深感动。我认为拍好周维忠,就是讲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故事。”陈笋抛开商业角度的考量,沉下心来拍好一名农电工。父亲闻讯后,自发当起了影片的“检验人”,一句“要拍就要拍好”,让陈笋备感责任。经过他和团队成员的辛勤努力,终于交出了这部作品。
主人公现场感言。董辉 德龙 摄
导演陈峰曾多次采访周维忠的家人:真实的故事最能打动人心
该片导演陈峰介绍,影片时长95分钟,以周维忠乘坐火车前往北京参加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为切入点,用正叙和倒叙交叉的叙事手法,展现周维忠人生的感人片段。摄制组在前期进行电影剧本撰写时,曾多次对周维忠的家人进行采访。周维忠的妻子苏俊琴为帮家里还债,外出打工,和丈夫两地分居13年。当她得知辛苦攒下来的血汗钱被丈夫悄悄用来帮扶村民后,心中不免产生埋怨。可看到丈夫含着泪说“俊琴啊,这些年,辛苦你了”,她哽咽不已,心结就此解开。
陈峰告诉记者,影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催泪细节,这些真实的故事最能打动人心。在村里,周维忠有个认他做“电爸爸”的智障儿子唐久亮。多年来,周维忠对这个干儿子格外爱护,给他买衣服,带他洗澡理发,有好吃的总想着他,这曾让老周年幼的女儿十分不解,也很不快。女儿上了大学后,无意间从家里翻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着满满当当150多本(张)存折和银行卡。得知这些都是村民请爸爸代为保管的,她哭了,也理解了信任的力量。“我们把这些真实的故事用电影记录下来,展现一个有血有肉的全国道德模范。”陈峰说。
首映启动仪式
主演王广滨:“首映礼上他哭了,我知道我演到位了”
与现实中的周维忠相遇,银幕里的“周维忠”、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王广滨很感慨:“从开拍到电影制作完成,我一直很忐忑。我不知道周维忠本人看完影片后会如何评价。首映礼上,他哭了,我知道我演到位了。”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演好周维忠,王广滨查找阅读了各种和周维忠有关的新闻报道、书籍、报告文学等。表演过程中,一幕幕场景和一个个细节,让王广滨对周维忠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拍摄雨中周维忠带领党员服务队过河抢修电路的一场戏时,狂风暴雨,剧组工作人员浑身湿透。“我从河里游上岸,精疲力尽,每一步走得都很艰难,可想而知现实生活中周维忠有怎样的付出。”王广滨说,那一刻,自己和周维忠合二为一,他的人格魅力引领自己不断向前,演好演活每一个细节。
主创人员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看到自己的故事变成了电影,既感到光荣,又觉得不安。”周维忠说,自己出生很苦,乡亲们推选他当村电工,还凑钱给他盖房子,他一辈子感恩在心。看到乡亲有困难,想办法帮一把,理所应当,“感谢出品方、制作方和主创人员的辛勤工作,我是个平凡人,我觉得每个平凡人只要想做事、多做事、做好事、做成事,都能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主角。”通讯员 扬宣 顾舒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徐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