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的南京,日伪国共四方势力交错宛如蛛网,在“蛛网”中心隐藏着的,是日本侵略者妄图对中国实行亡国灭种的残忍计划。外忧,内患,对峙,试探,酷刑,暗杀,牺牲、反击……何为“春雷计划”?这些人都是谁?他们分别属于哪个阵营,谁又能活到最后?即将于周五上映谍战片《刀尖》带来诸多让人惊心动魄的谍战元素和悬念。
影片根据麦家同名小说改编,高群书执导,张译、黄志忠、郎月婷领衔主演,成泰燊、沙溢、高捷、金世佳、李淳主演,聂远、黄璐特别出演。导演高群书表示,谍战里最惊心动魄的往往不体现在真正的搏杀上,而是“话里藏刀,杀人于无形”,“每个人说的话里都有着很深的杀招,看似不经意地说上几句话,结果就能置人于死地。”
影片中,张译饰演的金深水,在经历了家人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的极致伤痛之后,将自己变成了一把“岿然不动的刀锋”,终日游走在多方势力之间。
从《红海行动》到《悬崖之上》,张译近年来在大银幕上屡屡塑造经典角色。得知《刀尖》即将于年内上映的消息,影迷在激动不已的同时也口口相传“《悬崖之上》之后张译再演谍战”,然而,从拍摄时间上来说,《刀尖》才是张译出演的首部谍战影片。
谈导演:
高群书导演是可爱得像孩子一样的胖子
问:《刀尖》最吸引您的地方是在哪?
张译:我选择影视剧的标准,首先是看合作伙伴,我非常喜欢高群书导演。行业内给他的绰号叫“风吹不动的胖子”,可爱得像孩子一样的胖子。跟他在一起,会有一种被他照顾,同时又很想照顾他的这种感觉。
我喜欢跟他聊天,喜欢跟他在一起工作,喜欢跟他就某一件事情发表一些沟通和感想。
这个过程对于我来讲不是工作,而是一种度假。因为我这人生活当中也没有度假,我完全是靠工作来调整我的呼吸,调整我的状态,就像一条永远在水里游泳的鱼。
其实鱼永远游泳,它会疲倦吗?它不会。它有的时候游到湖底,摆摆尾巴喘喘气其实就可以了。
与高群书导演一起工作,对于我来讲,就是鱼沉到湖底的一个时间。
导演高群书
问:你跟高群书导演合作了几次?
张译:到现在我们合作4次了。第一次就是电影,是杨树鹏导演的电影《匹夫》,但那时高导的身份是演员,他演侦缉队队长。有一场非常有趣的戏是他来帮我们主演的,他是那场男一号,我们几个给他配戏。
但我不了解他,觉得他是一个有一点点吓人的胖子,因为他近视镜有点变色,所以就一直像戴着一个小墨镜,加上他绝无仅有的身材,看上去像个黑社会,殊不知他是一个内心极度善良、柔软,又极度风趣、宽厚的这样的一个胖子。
《匹夫》之后,我们偶尔在活动中见面,直到参演他的贺岁电影《过年好》,虽然我只有一场戏是露脸的,剩下都戴着口罩。不过那一场戏当时给我个人的感觉是很重的,电影的最后一场戏,父子几十年后终于相见。
后来还合作了电影《奔爱》,不过我们在不同的单元,他在塞班岛单元,我和梁静在伊斯坦布尔单元。此后就是电视剧《国家行动》。
谈金深水:
一把岿然不动的刀锋,风吹不动的瘦子
问:您怎么看金深水的角色命运?怎么看待这个角色?
张译:金深水是个幸运的人,大家都牺牲了,唯独他还在。但他又是最不幸的人,因为他眼睁睁看着同胞兄弟走向死亡。每一次的死亡,对于他来讲,都是一次打击,打击到后来,他甚至有一些木讷。
按照原故事,金深水活到了90多岁,我们无从得知他后来又经历了些什么。
但应该不是那么幸福,应该每一天都会在心里回顾曾经就在他身边的那些脸庞。
问:在电影《刀尖》中的表演,您觉得高导对这个角色的最明显最重要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张译:他希望金深水是一把岿然不动的刀锋,风吹不动的瘦子。
金深水参加革命之前,亲眼看着自己两个可爱的孩子和美丽的妻子惨死在日军枪口下。所以他从外形到内心都是风吹不动的,不能说他是哀莫大于心死 ,至少没有再大的苦难能够打动他、撼动他。他想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底,不会那么轻易地情感外露,也不会放声大笑,因为他已经没什么可笑的了。
所以这个人物基调,我蛮喜欢的,尤其是男演员到了一定年纪,蛮需要多演一些这类相对稳重的角色。
谈幕后:
那枚西红柿在厚厚的雾气中格外好看
问:在《刀尖》剧组中您印象深刻一场戏是哪场?
张译:其实《刀尖》每一场戏印象都很深刻,其中,对在莫干山拍摄的一些戏,印象最深。
莫干山有一场戏是在山间木屋里,我把林婴婴从卧室里抱出来,放到外面的长椅上,然后给她做饭照顾她,那场戏印象蛮深的。一方面,那天的雾气格外之大,能见度很低,整个的画面拍出来如梦似幻。
另一方面,那场戏几乎是全片中唯一一场金深水状态不太一样的戏。
其他戏份里,金深水不是在去杀人,就是在杀人的过程中,或者说,他准备杀人的过程中。他的神经永远是绷紧的,永远处于一个战斗状态,唯有这一场戏,他心里似乎没有那么多的敌人,没有那么的纠结了。他开始塌下心来去心甘情愿地照顾林婴婴。他甚至在那样一个雾气昭昭的、以灰色调为主的天气里,从厨房里拿出了一枚鲜红的西红柿递给她。
那枚西红柿在那一层厚厚的雾气当中格外地好看,结果没有想到,这份美好很快就被打破了,这枚西红柿也从女人的手中滚落到地面,一切的美好都破碎了。所以那场戏从转瞬即逝的美好到一个紧张的情绪,我个人是蛮喜欢的。我想,金深水当时的心情,应该是恨不得突如其来的事件永远不要发生,就让他们这样幸福下去。
高捷
问:您和高捷老师不是第一次合作来吧,有什么感受?
张译:我很早就看过他的很多很多电影,侯孝贤导演的那一批电影,当中都有捷哥精彩的表演。
但我第一次和捷哥合作,是2012年的电视剧《好家伙》。我见到捷哥时,其实有一点点像见到自己心中的一个神一样的感觉。他的那种气场是我在2012年那个年纪,多少是有点扛不住的,不像现在我们成了很好的哥们。我觉得,可能一个是成长,另一个是角色帮我的成长也有关系。
第二次合作是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他演我对手阵营当中的一个老大,角色帮我在承受他的气场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到了这次电影《刀尖》,在片中我们成了上下级同事关系,是对立阵营,最终死在我的手上,所以我完胜了他的气场。
我希望跟他能够隔几年或者是每一年都能有不同的合作。
黄志忠
问:您和黄志忠老师合作的戏也很多?
张译:也不少,第一次是《国家行动》,他演我的老师以及我的上级。第二次是管虎导演的《八佰》,我们演同一波的溃军。第三次合作是《刀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