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诈骗分子通过克隆辖区学校老师的QQ头像及名称冒充老师,以转卖超市卡为由,对学生家长实施了诈骗行为。
家住南京六合区龙池街道的徐女士前不久突然收到一条QQ消息,通过查看头像和昵称发现是自己孩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金老师”。过去金老师会通过QQ群布置和批改作业,很少与自己线上单独沟通,关心孩子学习情况的徐女士迅速点开了对话框进行回复。
“小允(化名)妈妈你好,你平时去超市多不多,我有一个朋友卖两张苏果卡,余额500卖350……”,“金老师”在与徐女士简单地打了招呼后,就单刀直入地问徐女士是否有购置购物卡的需要。“可以的,那我钱怎么给你。”出于自己一直以来对金老师工作的认可,同时对方的头像名称与金老师本人均一致,不疑有诈的徐女士欣然接受了对方的“推销”。很快,徐女士按照收到的银行卡号完成了转账并截图发予对方,随后,当自己想借此机会与老师了解近期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时,竟发现与“金老师”并无之前沟通孩子情况的聊天记录,返回最近联系列表里一看,竟出现了两个“金老师”,此时,徐女士发现不对劲,立即电话与真正的金老师联系确认,后发现自己原来是被骗了,立即来到龙池派出所报警救助。
现场,民警在与徐女士了解情况时发现,假的“金老师”此时又将名称换为“英语老师”,且重新换了头像,见此,民警立即联系其在校老师,让其立即在相关班级群内说明情况,并提醒其他学生家长提高警惕,防止被骗。“各位家长,刚有家长反映有人盗用我的头像和网名私信学生家长转卖苏果卡,请大家不要相信,我没有联系任何人转卖苏果卡,如果有家长已向对方转账的,请赶紧报警!”而真正的班主任金老师也第一时间向家长们发出提醒,刚发出消息后,金老师发现,换“皮”的假老师竟然以“英语老师”的身份潜藏在群里,随后立即将其踢出群聊并开启进群验证功能。
警方提醒:骗子往往会利用了学生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心理,对学生家长以各种理由实施诈骗,广大群众应时刻提高警惕,如遇群内发布的任何收费信息,可通过与老师电话、见面等形式进行核实,切勿轻易转账、或点击来源不明的转账链接、二维码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任国勇 通讯员 六公宣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