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绣美乡村计划合作共建签约仪式
2023-10-11 19:44:02

为进一步促进青绣产业发展,持续推动大通农文旅融合领域的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实践,深度挖掘大通县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通过东西部协作工作模式,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培养出一支在青海省具有独特风格和范式的绣娘队伍,带动全县广大绣娘增收致富。



 9月25日上午,由大通县文体旅游局主办,大通县民族特色非遗工坊承办的“绣美乡村计划-合作共建签约仪式”在大通县民族特色非遗工坊举行。活动邀请了茶园代表、绣娘合伙人、牦牛毛纺织技艺传承人及农民画传承人参与本次活动。“绣美乡村计划”是非遗青绣结合“高原美丽乡村”发起的长期非遗产业化发展工作,树立一张闪亮的地域名片。


青绣人家签约

“青绣人家”是绣美乡村计划的一部分,通过青绣非遗等民族特色文化赋能茶园经济的模式,用绣娘们的一针一线,妆点大通茶园的就餐环境,让游客享用特色美食的同时了解非遗文化的魅力,将非遗家居产品及特色服饰充分运用在生活中,以实现农文旅融合的协同发展。本次活动大通县民族特色非遗工坊与首批共建茶园企业:大通杨家生态农庄、青海金露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大通润桑田种植专业合作社、占智农家院、成花农家院、青海大通树蛙部落共6家单位签订了青绣人家共建协议;新增入库28位绣娘,年度累计入库100余位,并与新一批共计7位绣娘签署长期合作协议;与农民画传承人签署了作品授权协议。整合县域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共同将“青绣”和“茶园”打造成大通的特色产业。


合作绣娘签约

本次活动中公布第一批青绣订单预估总时长约2.5万工时,计划于2023年底带动50名以上绣娘人均增收超5000余元。此外,发布了10个非遗工坊指导站所在乡镇的候选清单,遴选工作将于10月上旬完成。非遗工坊指导站的建设,紧密结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制定的《关于持之以恒推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整理和保护,鼓励在乡镇综合文化站设立传承所、展示厅、传承体验所(点)、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室等,开展非遗展示、体验教学等服务,鼓励乡镇综合文化站参与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绣娘打样培训


农民画作品授权

绣美乡村计划关注发展女性就业创业,带动非遗产业化发展。用一门手艺,养活一家人,吸纳更多人愿意加入这个行业里,将手艺传承下去。以此实现人才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