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下午,“第五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第五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系列活动将于9月21日至24日在江苏苏州举行。共安排6个板块17项内容,主要包括夜行宝带桥、开幕仪式、夜游金鸡湖、展览展示、主题论坛、互动联动等。
据悉,自2019年起,江苏立足大运河全域,以“融合·创新·共享”为主题,先后在扬州、无锡、苏州成功举办四届运博会,累计47.6万人次走进现场,线上受众超8.2亿人次,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运博会不仅为运河沿线城市成功搭建文旅融合发展平台、文旅精品推广平台、美好生活共享平台,而且正在逐步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大运河文旅融合品牌。
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川介绍,本届运博会立足大运河全域,以“融合·创新·共享”为主题,共安排6大板块17项重点活动,主要包括夜行宝带桥、开幕仪式、夜游金鸡湖、展览展示、主题论坛、互动联动等内容。
待到中秋明月夜,五十三孔照影来。9月21日晚,在运河涛声中,宝带桥静待君临,一同欣赏“到处都是古迹、名胜、文化”的运河风貌。当晚,人气出圈的“夜游金鸡湖”也将梦幻启航,从霓虹闪烁的东方之门乘船,届时可欣赏音乐喷泉、地标建筑灯光秀和无人机表演,体验“双面绣”城市苏州的古今辉映。再从月光码头登岸,融入热闹纷呈的运河美食集市,感受“热腾腾”的烟火气和“燃起来”的夜经济。
第五届大运河文化博览会亮点纷呈。运博会自举办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广泛的大运河“朋友圈”。六大主题展携手省内外大运河沿线城市、文旅企事业单位,从不同角度呈现运河全域文旅资源,实现运河沿线城市参展参会广覆盖、参与项目更丰富、参展业态更多元。据不完全统计,本届运博会六大主题展中,省外参展单位与往年相比明显增加,占比达到69.7%。
当前,文化和旅游进入深度融合发展阶段,运博会正是展示文旅融合实践成果的生动舞台。本届运博会开幕式主题演出《千年运河·戏曲荟萃》将遴选运河沿线8省市11个戏曲剧种,邀请15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以戏曲连唱的形式演绎。
其中,运河非遗展将精选运河沿线最具代表性、地域特色鲜明的非遗项目,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再现古运河街市的市井人文生活图景,打造古韵今辉的运河非遗长廊。
运河美食文化展则将展陈运河沿线城市从古至今饮食器皿的变化发展,展演独具特色的运河餐饮礼仪,邀请大家“品读”大运河。运博会期间,还将开展“文旅深度融合背景下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讨活动”,深入研讨大运河的保护传承路径,让这一流动的文化遗产活起来。
本届运博会坚持以文旅市场需求为牵引,打造供需对接、产品发布、项目签约、文旅推介等专场活动,为参展商、采购商提供洽谈展示平台,现场促成项目合作和产品交易。同期举办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和大运河文旅投融资论坛,省内各地配套举办一系列文旅促消费主题活动,提供更多丰富新颖、适销对路的文旅产品,激发文旅市场的消费潜力与活力。
“丝路与运河的邂逅”主题展已经举办3年,本届运博 会将推出 “中国西班牙文化和旅游年”专题展区、国家主题馆展区、港澳台文旅展区和世界运河集市活动展区,更好推进“丝路连运河 合作谋共赢”的交流融合。国际友人“水韵江苏•运河行”、“水韵江苏”文旅推介会等配套活动,将向全球集中展示大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的建设成就,持续提升江苏文旅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据介绍,本届运博会将持续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运用,全力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交易传播、展示交流新模式。其中,运河城市文旅精品展创新设立“大运河元宇宙互动体验专区”,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叠加影视转场运镜手法,实景复刻大运河沿线自然风光、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点。文旅消费新场景新模式,以及新型旅游装备、沉浸式文旅体验产品、乡村民宿及演艺产品等新业态新产品不仅将亮相展区,还将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等多种渠道在云端与更多人见面。
本届运博会对场外互动联通项目进行优化升级,在苏州市金鸡湖畔月光码头和文化艺术中心举办“苏州之夜”大运河文旅嘉年华,通过运河美食、创意市集、特色展演、体验互动等形式,为市民游客营造高品质、全方位、沉浸式的运河特色文旅消费氛围,同时邀请媒体主播、文旅达人等进行现场直播,持续为运博会推广引流,助力馆内馆外同步进入运博时间。
目前,第五届运博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大运河沿线8省(市)共有37个城市、600多家文旅企事业单位应邀参展参会。其中,国内有210家单位参加运河城市文旅精品展,176家文旅企业参加运河特色旅游产品展,50余家文旅企业参加运河文旅产业展,118个非遗项目参加运河非遗展,100多家单位、500多种产品参加运河美食文化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