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聊吧 | “滑坡效应”就像温水煮青蛙,警惕不良行为带来的缓慢改变
来源:紫牛新闻
2023-07-25 09:57:41

正在热播的一档综艺节目中,几位嘉宾围坐分享一些人生困惑时,提到一个心理现象叫“滑坡效应”,意思是,自己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容易想太多,一旦往坏处想了,就刹不住,把事情想得越来越坏,而自己陷得更深,感觉被“困”在了里面。

心理咨询师、英国心理学会特许心理学家陈志林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滑坡效应”这种心理现象,其实体现在生活和工作的很多方面,比如玩手机,会下意识地刷短视频,很难停下来,“‘滑坡效应’就像温水煮青蛙,人们常常会忽视这些不良行为给自己带来的缓慢改变”。

图 | 视觉中国

现象:“滑坡效应”造成的缓慢变化很难察觉

所谓“滑坡效应”,指的是一旦开始便难以阻止或驾驭的一系列事件或过程,通常会导致更加糟糕、更难处理的结果,“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画面:当你站在一个非常陡峭的山坡上,斜坡的底端通向万丈深渊,一旦滑下去,就很难停止,结果也很糟糕。”

陈志林表示,其实在生活中,除了把事情越想越坏之外,还有很多行为跟“滑坡效应”相关,比如那些自己没有注意到的不良行为,一直发生着,继而带来一连串危害性越来越大的事情,“这些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因为这就像温水煮青蛙,缓慢变化最难被察觉。”

举例来说,手机和网络方便生活的同时,又破坏着生活。不少人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看手机,晚上睡觉前还是在看手机。手机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吃饭先拍照,一边吃一边玩手机,机不离手。而且一旦手机不在手上,心就很慌。

比如学习,某天晚上计划好明天一天的学习计划,但第二天起晚了,感觉计划被打断,想着下午再学吧。结果下午有点困,先休息一下或玩一会儿手机,一下子时间就到傍晚了,那就干脆玩一整天吧,到了晚上,这才开始后悔,然后又计划下一天的学习计划……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档综艺节目,女嘉宾说,因为是艺人,所以压力很大,就胡思乱想,导致某段时间状态很差,不喜欢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想得越多就越很讨厌自己。

陈志林说,这些人就像坐在了滑坡上,行为和心理活动一旦开始往下滑,就会不自觉地任由自己“出溜”到底。

分析:容易陷入舒适区的人,也容易陷入“滑坡效应”

归根究底,之所以在心理上产生“滑坡效应”,还是因为对自己“过度自信”,因此没有觉察到重要的信息被掩盖了,而“滑坡效应”所带来的最大危害就是人渐渐地会变得麻木,内心不再纠结,也不再有羞耻感。

容易陷入舒适区的人,也容易陷入“滑坡效应”,“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如果想让自己的人生少一些遗憾,就要让自己走‘上坡路’。虽然上坡会有更大的阻力,也会让人更辛苦,但这些辛苦在后期都会给你回报。”陈志林还表示,“滑坡效应”广泛存在于个体自身层面以及人际互动过程中, 会影响个体正常社会交往, 甚至阻碍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同时,陈志林也提醒,在预防“滑坡效应”的同时,也要防止自己陷入“滑坡谬误”。所谓“滑坡谬误”,是指不合理地使用连串因果关系,将“滑坡效应”的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以达到某种意欲之结论。

对策:克服精神内耗,拿出行动

从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的反馈对照来看,很多人都曾或轻或重地陷入过“滑坡效应”,那么一旦出现心理滑坡,又该如何应对呢?

在上文提到的那档综艺节目中,其中一位男嘉宾面对“滑坡效应”就给出了很实用的建议。他表示,当脑子里出现坏想法的时候,如果控制不住地去想,接下来只会想到更多不好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在出现苗头的那一刻就及时停止。

网上也有不少网友提出了一些建议:不要让不愉快的事情总是萦绕在心头,忘掉不快乐,才能给快乐腾出空;如果有了负面情绪,只允许自己想到第一层;停止念想,面对敏感情绪,除了反复练习和尝试,别无他法。

对此陈志林表示赞同,他补充表示,如果想要改变,首先在意识上,就要时刻不断地提醒自己,别让自己沉浸于“安乐”和“习惯”中,不然就会渐渐丧失斗志。其次要制定目标和规划,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但制定目标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改变的动机是什么?要改变的是哪些?然后把所想要改变的事项一一列出来,并努力地拿出行动”。陈志林还特别提醒表示,每实现一个目标,就要给自己一个小鼓励。同时,如果没有能完成目标,就要给自己一个惩罚,“这个一定要严格执行,必要的时候,可以请亲朋好友帮忙监督。”

另外,之所以会出现“心理滑坡”,也跟一定的“拖延症”有关,在这方面就要加强自律。陈志林建议,应积极克服焦虑和精神内耗,“如果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不好,就会出现很多负能量。原本要去积极改变的事情,却总在心中思量千百遍,前因后果也纠缠不清,导致难以抉择。始终不去付诸行动,只会让内耗拖垮自己,彻底失去了改变自己的动力。”因此要用积极正能量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为成功打下基础。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坚定信念的同时也要克服干扰。陈志林说,很多改变之所以难以成功,是因为抵制不了身边的诱惑,想要获得彻底改变,就要坚定意志。

陈志林还提醒,了解“心理滑坡”这个心理效应后,也可以积极预防。心态积极,热爱生活。

总之,生活中有一种“危险”,就是过于依赖“舒适区”,而人生道路上有个敌人,就是沉溺在“舒适区”的自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