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红色文物中党的成长史》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编著,以红色文物为载体,串联建党百年的重要阶段和节点,写法突破历史的一般呈现方式,文笔质朴感人,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在鲜活而有温度的故事中传导知识,感动人,教育人。近日,微史记频道连载该书部分章节。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这段文辞质朴、饱含深情的文字选自方志敏烈士1935年在国民党狱中的手稿之一—《可爱的中国》。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早已公开出版,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可爱的中国》文章“手稿”,更真实生动地向后人讲述着共产党人为着心目中的“可爱的中国”不懈奋斗、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怀。
《可爱的中国》手稿
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红军将领和农民运动领袖。1928年至1933年,方志敏领导起义的农民坚持游击战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后扩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的六大主要根据地之一。毛泽东称其创建的根据地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与“朱毛式”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称。
1934年7月,为了宣传和推动抗日,调动和牵制敌人,减轻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压力,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以红七军团组建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发向闽浙赣地区突进。
11月上旬,根据中央电令,红七军团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在德兴重溪合编为红十军团,并成立了以方志敏为主席的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红十军团的行动和根据地的斗争。11月下旬,方志敏等将领按照中央的指示,率领红十军团向浙皖边、皖南出击,到根据地外线打大仗,先后攻克淳安、分水、临安、旌德等地,一度威逼杭州,震动南京。
12月10日,红十军团主力在皖南汤口镇会师后,蒋介石急调20万重兵进行“追剿”、堵截,红十军团陷入十倍于己的敌军的围困之中。在10余天的血战中,红十军团主力被敌人分割、冲散,遭受严重损失,将士们弹尽粮绝,未能突出重围。1935年1月29日,由于叛徒出卖,方志敏在德兴陇首(怀玉山东麓)封锁线附近的山里不幸被俘。
方志敏被捕后,包括蒋介石本人在内的国民党高官对他用尽各种手段,威逼利诱,想要劝降。方志敏始终大节不辱,坚贞不屈。1935年8月6日,方志敏被秘密杀害于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窝,年仅36岁。
在国民党的监狱中,方志敏在生命的最后时光,用敌人劝降的纸和笔开始书写有关根据地和红军的历史、教训和建议,也回忆了个人的革命经历。半年时间内,他先后撰写了《狱中纪实》《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十几篇文章,十余万字。其中,《可爱的中国》与《清贫》两篇文章的手稿如今完好地保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方志敏烈士革命思想和革命意志的珍贵见证物。
这两篇文章分别写于1935年5月2日和5月26日,两篇文章写在一个作文本上,文本纵26厘米,横17厘米,正文一共67页,第一篇《清贫》共有4页,第二篇《可爱的中国》共有63页。
翻开这本珍贵的遗稿,我们可以看到稿纸上面的笔迹隽秀,版面清新整洁,在部分页面上还做了修改。比如在《可爱的中国》手稿的第50页,他将“神圣的民族斗争”改成“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这说明,在撰写文稿的时候方志敏曾斟酌再三,并做了誊写和细致的修改。
如今,当我们重读方志敏狱中撰写的《可爱的中国》和《清贫》时,他那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对于革命胜利的憧憬,仍使人心灵震撼,情动肺腑。
那么,这两篇手稿是怎样从壁垒森严的国民党监狱中带出,并转送给党中央的呢?
中国国家博物馆就收藏有一封方志敏托友人转交手稿的信件。这封信中,方志敏说为防备国民党突然提他去枪毙,已写了三封信:一封给党中央,一封给孙中山夫人宋庆龄,一封给鲁迅先生,并分别做了标记。由此可知,方志敏曾想托人通过鲁迅和宋庆龄的关系,给党中央转送文稿。而通过一系列回忆和考证,也确实证明方志敏曾数次从狱中转出过手稿,并成功通过鲁迅和宋庆龄的关系送交给党组织。
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和背景,导致当时有关亲历者和后来的研究者对这一问题众说纷纭。在1951年影印出版的方志敏手稿《可爱的中国》(删节版)一书的《说明》中,负责处理手稿的冯雪峰说,鲁迅于1935年末或1936年初收到手稿,冯于1936年4月从鲁迅处收到了手稿和方志敏给党中央的信。
不过,后来胡子婴撰写了《我接交〈可爱的中国〉手稿的经过》一文,称她于1936年11月从一个南昌监狱中释放的小官僚(胡逸民)手中拿到了《可爱的中国》手稿,转交给了宋庆龄,并由宋庆龄交给潘汉年,冯雪峰则是从潘汉年处得到的手稿。胡子婴的这一说法得到了胡逸民本人的证实。
胡逸民是国民党的一名官员,方志敏入狱时与方在同狱服刑,被方志敏的革命精神所感化,多次为方志敏提供帮助,方志敏也较为信任他,并在临终之前把《可爱的中国》等文稿及部分信件托付胡逸民带出监狱,转交党中央。胡逸民最终也不负重托,将方志敏烈士遗稿带出监狱并经宋庆龄、潘汉年、冯雪峰等人之手辗转交与党中央。笔者经查阅大量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后,赞同此种说法。冯雪峰在影印了部分《可爱的中国》手稿后,将原稿于1953年11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拨交给中国革命博物馆永久保存。
校对 徐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