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女足的优秀球员和教练员能来给我们的孩子现场指导,这就是我一直期待也最开心的事。”在6月9日上午举行的江苏省足球项目优秀运动队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上,连云港灌云实验小学体艺老师刘兴军高兴地说。
自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以来,如何把江苏省体育系统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与足球基地自身工作相融合?江苏省江宁足球基地的做法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足球领域基层工作的薄弱环节,通过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将主题教育与自身业务、基层需求相结合,力求充分发挥足球基地作为全省足球专业训练基地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功能,推进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自2019年起,江苏省江宁足球基地已经开始组织优秀教练员讲师和优秀运动员,免费向中小学校、基层体校、社区足球培训机构等基层单位开展送教、送课活动。截至目前,送教范围已覆盖全省绝大多数设区市。“不过,在已经开展4年多送教送课活动的基础上,今年我们通过大量的基层调研与走访发现,目前全省范围内不仅广大青少年运动队对专业队运动员和教练员依然有着热切向往,而且很多基层训练单位、社会机构等在提升青少年足球专项运动能力方面仍有较大的需求。” 江苏省足管中心足球项目省优秀运动队送教工作组组长、江苏省足球基地高级教练员、国际足联职业级教练员李志说。
例如此次开展送教活动的连云港灌云实验小学,作为该校唯一的足球教练,体艺老师刘兴军不仅需要兼顾体育与艺术两门学科的教学,而且他自身也不是足球运动专业出身。因此,刘兴军日常只能带领孩子们粗浅地开展足球运动练习,更无法向踢门将位置的孩子传授教学守门员的相关技术动作。对此,刘兴军感慨道:“像我这样不是足球专项出身的体育老师,在动作示范和技战术教学方面都比较薄弱,而且我们很多热爱足球的青少年,他们也只能从电视转播、短视频等方式接触到高水平、专业的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
江苏省足球基地正是在调研发现这一问题后,特别在此次送教志愿服务团队中增加了省队优秀门将作为送教团队成员。这样一来,不但让身为教练的刘兴军收获颇丰,更获得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校足球队守门员的马兆轩小朋友就表示:“以前老师没有教过我这些(守门)技术动作,姐姐(省女足队员)刚才教了我很多技巧,我觉得只要多加练习,我一定可以把球门守得更好。”
振兴发展“三大球”运动,是《江苏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中着重提出的重点之一。帮助基层学校体育教师、足球启蒙教练选拔优秀人才、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执教能力与技战术水平,这既是实现江苏足球运动普及和提高的科学路径,也是江苏足球项目放眼未来加速发展的大势所趋。经过详实调研深挖基层的困难与需求,以优化升级送教实施方案的方式,进一步解决存在问题、引导青少年探索足球乐趣,江苏省江宁足球基地正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加快推进江苏足球运动发展的实际行动,努力为体育强省建设做出新贡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夕寅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