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郭麒麟、金晨领衔主演的都市职场轻喜剧《平凡之路》正在央视八套黄金档和腾讯视频热播。这部由刘进执导,陈彤编剧,讲述了初入职场的律政打工人,在平凡中创造不凡的“奋逗”故事。该剧让共鸣感从律所一方天地延伸到普通人的职场生活是好事,拍照比耶可能会泄露指纹信息;超过48小时,对于事故原因和责任不好认定的情况下,可能得不到充分理赔,甚至会遭遇拒赔等小常识贯穿剧中,但过多离婚案的讨论,一定程度上盖过职场成长的话题光芒,还把“劝离师”这样的少见职业带入观众视野。
新人整顿职场,
接地气人设吸引人
《平凡之路》刚开播就吸引了不少观众,就在于其不同于之前描写律师群像颇为高大上的律政题材,而是走打工人路线,很多人说在潘岩的身上看到了刚入职场的自己,被他们通宵加班拿下客户戳到。“我上大学,学法律,做律师,为的就是能有一天,让所有人都看见,这个世界是公平,正义,有序,且美好的”。郭麒麟饰演的潘岩是职场中最普通、最不起眼的“菜鸟”。他来自非常普通的家庭——跟妈妈一起在大城市租房打拼;妈妈是网约车司机,家境很一般;自身学历也很一般,“捡漏”进入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荣柯律所。为把录用名额留给名校高材生舒一南,荣柯律所的高级合伙人杜飞宇(张子贤饰)“差点牺牲”潘岩,。毕业于名牌大学、出自律师家庭的舒一南则是“天之骄子”,初入职场的他更多感受到的是“落差冲击”。当杜飞宇带着他去拜访客户时,也曾因为他一味念法律条文、不懂变通而把客户惹恼。这对CP在剧中开展“新人整顿职场”。
从职场菜鸟成长记角度来看,几位主角都各有记忆点。办公室日常和茶水间的社交,同事之间的八卦流传速度,最底层的员工不配拥有领导的电话等细节输出也深得观众心。此外,在这部剧里,律师家里也有一地鸡毛,商律师妻儿回娘家闹离婚,商律忙完母亲忙父亲,还得怒斗恶保姆。找保姆照顾瘫痪的老母亲,结果保姆不但虐待老人,还把老人独自留在家中自己却不知去向。金晨饰演的高冷实习律师左娜家里父亲出轨闺蜜,跟母亲闹离婚。遇到法律问题暴躁发飙的客户,再加上欲走在“平凡之路”上与观众产生共鸣的律师主角们,构成了这部剧的生态。
被调侃为“离婚之路”,
真有“劝离师”吗?
随着剧情的深入,也有观众发现,剧情出现转向,关于职场的讨论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从离婚案例入手,关于婚姻的讨论。剧中集中讨论的离婚案例不少,导致有观众调侃说,“干脆叫‘离婚之路’算了”。比如两看相厌的孙建业和张如梅,两人因为追求不同产生分歧,根本无法心平气和坐下来聊;劳春燕和左大建当初也是恩爱夫妻,左大建出轨成性,劳春燕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不断地原谅左大建出轨。最终两人的婚姻因为小三怀孕维持不下去。全职太太姜女士在家专心带孩子,因为老公出轨想要维护自身权益,因为离婚之后,她没法养活自己,孩子也不会判给她。
剧中,看劳春燕迟迟不同意离婚,蔡晓蕾还花高价钱找来“劝离师”接近劳春燕,劝老春燕离婚。“劝离师”先是装成邂逅,然后投其所好,走进劳春雪的内心世界。有目的的浪漫,精心设计的温柔以待,让面对老公背叛的劳春雪很容易就陷进去。真有这样的新职业吗?采访中,有律师提及,这个行业应当还是非常小众的一个灰色行业,接触过的人应该不多,离婚的时候应当也很少会请这种人介入。
此前有曝光相关新职业“小三劝退师”,击退小三,稳定家庭,帮助妻子与丈夫修复关系。来自河南洛阳的心理咨询师王真兮,就是从业者之一。在有第三者介入的婚姻里,如果想要去挽回,那就不能只对婚姻中的双方进行心理辅导,因为这是一个三方问题,只对夫妻双方进行心理辅导的话,第三者的问题依旧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妥善解决第三者的问题和处理夫妻之间的问题同样的重要。
当律所成为网暴对象,
该如何应对?
郭麒麟饰演的潘岩在剧中遭遇网暴案,被不少观众诟病。潘岩乘坐地铁上班,看见猥琐男拿着手机偷拍女生的裙底。他一直追着这个男人,让他把照片给删了。之后,有女生把他见义勇为的行为发在的网上。潘岩因此火了一把,成了见义勇为的“战损男”。随后,事情反转,一个叫汤美玉的大妈发视频说,潘岩根本就不是见义勇为,他把儿子陆甲,也就是所谓偷拍者给打了一顿,现在还在重症监护室躺着。这时网友都开始指责潘岩,甚至还有很多人去荣柯律所讨要说法,围堵潘岩。令网友不满的是,面对这种情况,潘岩不知所措。第一时间竟然不是先去医院确定伤情,确定对方声明的被打进重症监护室的情况是否属实。他先去找监控证明自己没有偷拍,还打算找监控证明别人偷拍。当这两点都不能证明自己清白的时候,潘岩心灰意冷,开始反思自己是否不应该见义勇为。网友表示,“这么大的律所,不去医院取证,不去申请恢复手机被删数据,自己一群学法的没头苍蝇乱飞么?”
采访中,北京市海勤律师事务所李士强告诉记者,去医院做个检查留下病例记录、报警这些都是常规做法。当律所遇到网络暴力,从法律上说,可以起诉恶意发帖的网民,要求平台屏蔽相关信息,但现实中以冷处理居多,因为发律师函起诉可能是越炒越热。北京市高朋(南京)律师事务所魏增律师则告诉记者,应对舆论不是法律问题,而是公关问题,法律手段只是公关的多种手段之一。对于公共舆论事件,联系平台删帖、要求行政机关澄清事实、自行或者委托他人发出律师函、冷处理等都是可选的公关手段,并不是一波硬刚上去才是唯一的正确答案。当今社会是建立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律师只是在法律领域具有专业性,在现有司法系统内发挥作用,在法律之外也和普通的社会主体没什么区别。对于公关问题,显然公关公司比律所更有处理经验,也有更多的处理手段,甚至于一些律师不能使用的手段。律师万能论其实是文艺界受到西方律政剧影响的结果,我国的律师只是法律工作者,从事的是法律服务行业,也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的普通一员。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