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渡
东晋·王献之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1638年农历九月,张岱坐船到南京,直奔桃叶渡,他要去讨闵汶水一口茶喝。他的好友周墨农一直跟他说那里有个叫闵汶水的茶人,茶水非常好。
闵汶水的确是很有名的茶人。文人郎瑛说:“歙人闵汶水居桃叶渡上,予往品茶其家,见水火皆自任,以小酒盏酌客,颇极烹饮态。”大名士陈继儒饮闵老子茶“百碗而不厌”。阮大铖常去喝闵老子茶,还写过一首《过闵汶水茗饮》,董其昌以“尤物”来形容他的茶。
张岱到时已是“日晡”,下午三到五点,正好闵汶水不在家,张岱等,见了,也不过“婆娑一老”,普普通通。张岱刚要“叙话”,闵汶水又说拐杖丢了,又去找。张岱再等。到入夜时分,闵汶水回来了。张岱说“慕汶老久,今日不畅饮汶老茶,决不去”。
于是闵汶水煎水煮茶,互相考较,最终定交。
在张岱的朋友圈中,还有一位经常光顾闵汶水的茶室。她叫王月,南京珠市(南京白下路内桥之西)的名伎。当时,秦淮河南岸是上等的风月场所,柳如是、李香君等人最为有名;珠市则有王月与寇白门为个中翘楚。王月好茶,虽大风雨、大宴会,必至闵家喝茶,数壶而去。她也常与朋友定在闵汶水处会面。
这一年年末,张岱归浙。也是闵汶水与名伎王月将他送至燕子矶下。
在张岱的朋友圈中,还有柳敬亭,他曾为柳敬亭单写一文。柳敬亭说书处,在桃叶渡附近的眉楼。
这是离大明灭亡六年前的桃叶渡。名士风流尽在此处。
桃叶渡在秦淮河与清溪汇合处。相传王献之送妾桃叶于此渡口。她往来于秦淮两岸,水宽浪急,王献之常常亲自迎送。相传王献之作了这首《桃叶渡》,书写他对桃叶的挚爱。东晋之后,借着王献之和桃叶的故事,桃叶渡口在文人骚客笔下渐渐成为一处人文景点。如今,桃叶渡口附近有一小片桃林,大概是后人附庸“桃”字所为。秦淮河、古渡口、牌坊、凉亭,组成一幅堪可入照的古典图景。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