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找紫牛|有房有贷“假离婚”就能办首贷?南京江宁楼盘鲁能硅谷公馆涉嫌诱导买房人骗贷
来源:紫牛新闻
2023-04-24 21:02:46

继南京江北新区楼盘华昌金沙一品、中国铁建花语熙岸先后被曝光涉嫌诱导首付不够的买房人虚假骗贷之后,近日,又有市民通过扬子晚报/紫牛新闻96096热线反映,位于江宁滨江开发区的鲁能硅谷公馆同样存在类似违规行为,售楼员为了促成销售,竟然出主意让买房人“假离婚”办首贷。

投诉:“首付款资金不足,售楼员让我办‘假离婚’”

“首付款资金不足,售楼员让我办‘假离婚’,这不是馊主意吗?”南京市民张先生,在江宁鲁能硅谷公馆看中一套89平方米的小三房户型,但因为他在栖霞区已有一套房正在还贷,按照房贷政策,再次购房算二套,要参照二套房的贷款政策,不仅首付比例要提高,贷款利率也要相应上调。张先生看中的房型虽然总价不高,但计算后,首付约70万元,而他手上可用资金只有55万元。就在张先生犯难的时候,售楼员告诉他可以找第三方公司帮忙垫付首付款15万元,事成之后,每月向第三方公司缴纳利息,随时可以还本,利息会每月按照垫付总额的1.5%计算。又精确计算了一番,他发现一年需要增加2万多元的成本支出,当场就否决了这套方案。这时,售楼员再次支招,说只要他首套房贷还完再购房,可以享受首套房的优惠政策,首付三成,商贷利率4.1。如果实在不能还清,又想做首套房贷款的话,可以办“假离婚”。

江宁鲁能硅谷公馆现房销售。

详细询问后,张先生才知道,售楼员说的“假离婚”有两种方法,一是夫妇双方直接到民政部门领离婚证,事后让名下无房一方作为贷款人买房,这样不需要任何费用。另外一个办法,就是请第三方合作单位帮忙做个“假离婚”材料,但要交几千元的费用。

调查:办首贷不仅有“假离婚”,还有“假结清”

接到市民投诉后,记者前往江宁鲁能硅谷公馆售楼中心进行走访调查。江宁鲁能硅谷公馆位于锦文大道与弘利路交汇处,规划建设18栋住宅,均为18层高层产品(17号楼为17层),目前所有住宅均已建成。售楼员介绍,江宁鲁能硅谷公馆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对外销售,因为此前是溢价拍下土地,根据规定都得现房销售,签售成功买房人随时可以拎包入住。小区总共有1650套房子,截至目前,已经卖出900多套,还有6幢楼处于待售状态,得等到已开盘的住宅全部卖完才能推售。已开盘在售的有89㎡、105㎡、124㎡和133㎡四种户型,124㎡为小四房,其余三种户型是三房的。所有户型北侧房间是连着阳台,偷取了一部分面积,将原本的得房率从75%提升到82%左右,因为精装交付,户型图上显示的一堵墙会砸掉,最终到买房人手中只有房间,没有此处阳台。

为偷面积,户型图标红位置墙体装修时会砸掉。

看完样板间,记者表示比较中意133㎡的三房户型。售楼员推荐了一套房,八五折后总价近250万元,还附赠车位一个。“那你再买房就是二套房,需要四成首付。”当记者表示名下有房有贷,售楼员计算后表示,首付款要100万,商贷的利率是4.9。

记者表示,如果按照这样的付款标准,首付款100万有点吃力。“你的第一套房贷款还剩多少,如果不多的话可以提前还清,再买房就能享受首套房政策了。”售楼员介绍。记者表示,前一套房房贷约有120万元,提前结清还需要东拼西凑,再买房哪还有首付资金了?

“如果你们夫妻名下就一套房的话,也可以办个‘假离婚’,不是主贷人的那位来买房,也可以首房首贷。”听闻此言,售楼员当即给记者出了一个主意,说“假离婚”后,再买房就可以按照首套房执行了,不仅可以三成首付,首付利率也会降至4.1。

不过,记者表示不想因为买房离婚影响夫妻感情。见记者不想“假戏真做”,售楼员又抛出了另一种方案:“那就办假结清,通过第三方将第一套房的房贷办理‘结清’,不过需要交几千元钱给第三方。”

“‘假结清’就是做一份假材料吧,这不会被查吗?”记者现场追问道。“现在很多地方都不查购房证明了,这个更不会查的。之前‘假结清’办首贷有人已经成功了,第三方公司驾轻就熟,不会有问题的。”该售楼员再三让记者放心。

律师:“假离婚”可能会假戏真做,还可能会触犯《刑法》

通过“假离婚”“假结清”做首贷,到底会面临何种风险呢?南京一银行信贷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发商这么做无疑是为了留住客户,尽快将房子卖出去,涉嫌诱导购房者“骗贷”,最终受益的是开发商,风险却被转移给了银行和买房人。买房人找所谓的第三方机构做虚假材料骗贷,一旦被查出,就会无法正常贷款,还可能会影响征信。

中银(南京)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李燚律师表示,假离婚分为两种,一种是真离婚,也就是法律层面的离婚,虽然实际上夫妻感情并未破裂。这种情况下,主要风险是离婚以及财产分割等,可能会假戏真做,一方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另一种是通过伪造离婚证明的假离婚,这属于严重欺诈和严重违法行为,因此取得的利益不受法律保护。

通过第二种假离婚向银行贷款,属于欺诈行为,贷款合同无效,并且银行有权追究借款人的违约及赔偿责任。实践中,通过“假离婚”或者“假结清”等方式操作买房,借款人甚至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在此也提醒买房人,买房还是要量力而行,切勿以身试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