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人寿首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登陆苏州
来源:紫牛新闻
2023-04-07 17:18:34

近日,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邦人寿”)重磅推出其首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友邦悦享年年年金保险》和《友邦悦享未来两全保险》,以稳健增值的资金收益和灵活丰富的保险保障,助力中国家庭悦享自在未来。

首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问世 积极参与养老第三支柱建设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及职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据悉,此次友邦人寿推出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由《友邦悦享年年年金保险》和《友邦悦享未来两全保险》组成,拥有确定利益和长期保障,能够帮助客户实现财富资产的稳健增值。其中,《友邦悦享年年年金保险》能在确定的时间给付100%基本保险金额的年金,可在退休后优享长达20年的稳定现金流,并将额外获得一笔10%基本保险金额的满期金;《友邦悦享未来两全保险》则可在退休后一次性获得100%基本保险金额的满期金,为自在享老提供可靠的财富保障。

在确保财富稳步增值的同时,友邦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还能够利用险企自身优势,提供更加丰富专业的养老保障服务。在产品保障期间,参保人均可享受相应的安全保障,也可选择搭配增利宝(2020)终身寿险(万能型),实现终身稳健增值。符合条件的客户,还可享受到“康养管家”的服务资源,获得友邦人寿提供的全方位资源协调和咨询服务,畅享无忧晚年生活。此次新产品还为客户提供了六种缴费和领取方式的搭配选择,以更加灵活和定制化的服务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此外,得益于国家最新出台的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政策红利,消费者在选购友邦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时也能享受节税政策。在资金缴至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时,最高可享受5400元的税收优惠福利。参保人在具备资格的商业银行柜面或网上银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后,通过咨询当地的友邦保险营销员即可购买相关产品,购买成功并填写相关信息后,即可进行税前扣除,一键乐享年年节税福利。

以一名40岁、年收入45万元的男性客户为自己投保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友邦悦享未来两全保险》为例,选择年交保费1.2万元交至64岁,保险期间至65岁,基本保险金额为45.1万元。纵观该保单,客户累计交保费30万元,将累计享受税优7.5万元,在符合合同约定的情况下,65岁可一次性获得满期金45.1万元,在减轻个人当下税负压力的同时为未来养老实现专项储备。

康养生态圈建设持续深入 以客户驱动业务创新

此次友邦人寿推出首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不仅是深入参与“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进一步助力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布局,也是对自身“康养生态圈”的重要补充。

面对居民财富积累和人口结构变化的新形势以及银发时代赋予险企的重要使命,友邦人寿充分发挥“客户驱动的业务革新”优势,早在2021年就发布了“全旅程、全方位、广覆盖”的康养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创新推出“康养管家”服务,并持续升级其“康养生态圈”。2022年升级后的“康养管家”充分协调、筛选、整合并把控康养上下游优质资源及质量,全方位打造富有友邦特色、覆盖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协助三大板块的“康养生态圈”,成为养老客户的“优质资源协调者”“品质服务把控者”和“自建服务提供者”,打造险企耕耘养老赛道的创新模式新标杆。截至2022年12月,友邦人寿已签约康养机构200家,覆盖32个城市,提供覆盖退休前至退休后各个阶段的全旅程康养服务体系,为客户带来“全方位、早一步、高品质”的服务体验。

友邦人寿苏州中心支公司总经理余贵华介绍:“苏州作为首批试点之一,也是江苏首个试点城市,此次推出的《友邦悦享年年年金保险》和《友邦悦享未来两全保险》两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是友邦人寿为满足和完善客户多元化的养老保障方案所进行的又一积极探索。老百姓养老保障的资金储备是一项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通过可信赖的品牌以及专业的服务人员进行长期的养老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友邦人寿的机遇和责任所在。”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出台,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弥补了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制度短板。人寿保险长期性的特点,以及对于健康和长寿风险管理的独特优势使得保险应当成为‘第三支柱’中的‘支柱’产业。”友邦人寿江苏分公司总经理郑少玮表示,“个人养老金政策通过税收优惠,有效提高个人养老规划意识,也是保险公司拓宽产品类别的创新机遇。在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基础上再增加一份积累,让我们的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质量。友邦会秉持长期主义理念,依托优质的产品和康养服务生态圈,通过卓越营销员团队提供保障全、体验优的养老服务,增强老百姓退休后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讯员 友宣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