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徐州风筝非遗传承人钟义臣:醉心传统风筝50年,巧手放飞非遗传承梦
来源:紫牛新闻
2023-04-06 18:32:43

又是一年春风暖,忙趁东风放纸鸢。四月天,草长、莺飞、风起,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每年这个时节是钟义臣最忙碌的时候,他不光要忙着参加全国各举办的风筝比赛,也要作为裁判员为一年一度的徐州风筝大赛做准备。今年63岁的钟义臣是徐州市级风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一级风筝裁判员,50多年来,他醉心手工风筝制作,用一双巧手向世人展示了传统风筝的魅力。

沙燕风筝屡获大奖,他得了个“沙燕钟”的外号

走进钟义臣的工作室,制作风筝的材料堆满了房间,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形色各异的纸风筝。有一米多高的蜻蜓风筝,也有巴掌大小的十二金钗风筝;有最为传统的沙燕造型,也有3D立体的宫灯造型……这些五彩斑斓、形色各异的风筝全由他一人纯手工制作而成。在工作室的一张桌子上摆满了钟义臣历年来在全国各大风筝比赛中斩获的奖牌和奖状,其中,光是一等奖和金牌数都数不过来。

在众多传统风筝造型中,钟义臣最喜欢也最擅长的就是制作北京沙燕风筝。“这沙燕可细分为肥燕、瘦燕、雏燕和比翼燕,每一款都有各自的讲究。”说着,钟义臣从身后柜子中拿出几个沙燕风筝向记者展示。“这是‘比翼双飞’,蓝色代表男士,红色代表女士,中间画着鸳鸯,寓意着‘在天愿作比翼鸟’”“这是一个瘦燕风筝,上面画的是九龙腾云的图案,你看它的腰窄腿长,像一个柳眉细腰的仙女。”“这是肥燕,身子圆鼓鼓的,就像个宝宝一样,也叫‘娃娃燕’”……这些沙燕风筝形态各异、惟妙惟肖,上面用细致的工笔画描绘了各类吉祥图案,五彩斑斓,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钟义臣对沙燕的喜爱让他多了个“沙燕钟”的雅号。他的制作的沙燕也不负所望,为他“衔”回了一枚枚奖牌。据介绍,在最近的举办的中国传统风筝艺术展上,钟义臣带去的一组风筝作品又斩获了“最佳工艺奖”和“最佳绘画奖”两项大奖,上述的几只沙燕风筝就包含其中。

脑海中描画3D设计图,创新思维让传统风筝与时俱进

钟义臣说:“传统风筝讲究扎、糊、绘、放四艺,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前后需要经过设计、绘图、选料、劈竹、定型、裱糊、彩绘等多个工序,需要环环相扣、步步求精。”随后,他又拿出了一个用上百根竹条扎成的立体龙形骨架,虽然还未裱糊,但一条威风凛凛的飞龙已经初具雏形。

“光是扎这个骨架我就花费了三个月时间,后面我会在两边插上翅膀,中间放上LED灯,这样在夜晚的时候也可以放飞,我给它取名叫翼龙。”钟义臣神采奕奕地向记者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在他眼中仿佛已经看到了这只飞龙翱翔九天的画面。

这么,复杂的造型是如何设计并呈现出来的呢?钟义臣说,他不会使用电脑画图工具,所有的设计全凭想象。“一开始我会在脑子里先设想出风筝的样子,如果是比较复杂的造型,我会用笔在纸上勾一个大体轮廓,然后凭借多年的经验一步步做出来。”

义务教学多年,弘扬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

在采访时,记者碰巧遇到了徐州某教育机构负责人前来咨询手工风筝制作事宜,她表示想通过亲自动手制作风筝让更多孩子了解这项传统工艺。近年来,有不少学习、教育机构、文化沙龙等组织找上钟义臣,只要对方说需要他教人做风筝,特别是教孩子,他都一口应下,从不推脱,而且通常都是义务教学,有时连制作材料都免费提供。为什么他如此热衷于参加这类活动?这还得从一次不经意的对话说起。

在某次活动中,钟义臣正在现场制作纸风筝,一个稚嫩的童音在他身边响起:“爷爷,你在做什么呀?”“我在做风筝呢!”“不对不对,风筝不是这样的,风筝都是三角形的,你做的这个不是风筝。”听到这样的对话,钟义臣觉得十分痛心。“现在的孩子已经不知道我们的传统风筝长什么样子了。”此后,钟义臣在闲暇时间里经常到附近的小学、孤儿院、特殊儿童教育学校等地给学生们免费传授风筝制作技巧。“我要让更多孩子了解传统风筝的技艺,让风筝文化得到延续、传承,给孩子们一个五颜六色的童年”。钟义臣说。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