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苑|常州天宁:托起“一老一幼”稳稳的幸福
来源:议事苑
2023-03-30 20:25:53

春风轻拂,温暖的阳光照进雕庄街道菱溪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红歌队的老人们正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打着拍子唱着歌;一公里外的凤凰新城托育中心里,王佳老师面带微笑,正耐心细致地带着3岁以下的小朋友们做游戏;不远处,常州市儿童医院移址新建项目进展有序,主体建筑外立面装修已经完成,年内将正式投入运行…… 这是3月29日,议事苑观察员在常州市天宁区捕捉到的“一老一幼”各得其所的幸福画面。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

常州市天宁区将帮扶弱势群体,

搭建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建设

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六个月就能进托育班

每天早上八点,家住泰和之春社区的佳佳(化名)就由妈妈送到凤凰新城托育中心上学。别看佳佳只有一周岁,她已经是这家托育中心的“老学生”了,在这里已经上学大半年了。“佳佳出生没多久,我就发愁怎么带孩子。”佳佳妈妈说,她和丈夫两个人都要上班,家中老人都还没有退休,没有人可以帮着照顾孩子,凤凰新城托育中心的开办,真的是解决了难题。

托育中心的孩子们

二孩时代,年轻父母们却往往遇上“谁来带”的难题。为了解决居民“带娃难”这一“甜蜜负担”,去年6月,总投资500余万元的雕庄街道凤凰新城托育中心正式开业,主要满足辖区内0-3岁婴幼儿家庭托育需求。

凤凰新城托育中心

观察员现场看到,园内设感统训练室、托育教室、家长课堂、母婴室、多功能厅等,在中心二楼,设置了5间教室,有6到12个月的乳儿班、12到18个月的小小班、18到24个月的小托班、24到30个月的大托班和2到3周岁的混龄班。“乳儿班和小小班在常州是首次开设。因为越小的孩子越难带,责任也大。”负责人介绍,目前有两个年龄段的班级,每个班配一名生活老师,还有2名老师,主班主任和副班主任。招聘的人员一般是本科毕业,既有教师资格证,又有托育师资格证。特别是主班老师,还必须已婚已育,有照顾孩子的经验。

孩子们在训练动手能力

“除了全日托,我们还有半日托、计时托和临时托服务,真正解决家长们的后顾之忧。”至于费用,负责人表示,该中心采用公建民营合作办园的方式,房屋、水电、装修等方面均受到所在街道、区政府的资助,因此,社区居民能享受到更为实惠的价格。泰和之春社区居民可以打6折,就是1800元一个月,雕庄街道的其他社区居民打8折。

观察员还了解到,凤凰新城托育中心与常州市儿童医院已达成合作意向,作为常州市儿童早期发展中心实训基地和常州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实训基地,联手在儿童早期发展和婴幼儿照护方面开展系列试点研究和实操训练,并在幼儿融合教育方面进行探索。这也是常州首家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实践基地,在江苏也属首批。

常州市儿童医院

像凤凰新城托育中心这样的托幼机构在天宁已较为普遍。截至目前,常州市天宁区共有44家提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机构,可提供托位数2412个,其中包括10家普惠托育服务试点单位,可提供普惠托位900个。今年,天宁将争创省级普惠托育机构两家,省级示范性托育机构两家,实现普惠托育机构镇(街道)全覆盖。

“红歌队的队员,下午四点准时集合练习。”这是雕庄街道菱溪社区一位老人收到的微信通知。3月29日下午四点,是老年红歌队的练习时间。“我们社区的老年人生活十分丰富多彩,至今为止,已经开设了合唱、非洲鼓、手工等多个特色兴趣小组,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队,聚集在一起丰富退休生活。”社区书记汤亚平告诉观察员。

红歌队

“我每天都到这里来报到,午饭在这边的老年人助餐点就餐,九块钱一份的午饭,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自己不用做饭,太方便了。吃饭的时候还能和邻居们聊聊家常,比在家里有意思多了。”居民王大爷和老伴的午饭几乎都在这里吃。“吃完饭就是娱乐时间,在乒乓球室打个球,下午去理疗垫上按摩一会,一天很快都过完了。生活充实,心情也很好。”

“一日三餐”看似轻巧,但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却是“颇费周章”。社工入户走访时,老人们都说:年纪大了子女不在身边,每天要自己做饭,成了一件烦心事,社区要有个老年食堂就好了!去年底,为了解决老人们的吃饭问题,菱溪社区通过邀请老人试吃菜品、公开招投标确定助餐合伙方,根据老人的健康情况和喜好制定菜单等举措,推进社区助餐点建设。老人们在家门口助餐点就能吃上营养丰富的暖心饭,还有党员志愿者赠送的爱心鸡蛋加餐。社区还组织成立了“邻里义工队”,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守护老人们“舌尖”上的幸福。

社区助餐点

去年开始,雕庄街道在“泰和·幸福里”重点打造“悦享康养站”、“幸福律动站”、“共享空间站”和“便民服务站”四个服务区域的街道退管服务工作站,探索“1315+N”的运营模式。即“1个核心、3个中心、1个家园、5项机制和N个品牌”,以专业团队开展专项服务,让退休职工在“泰和·幸福里”享受服务、展示自我、发挥余热,为幸福添彩。

以菱溪社区、泰和之春工作站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建立社区、骑手、老人、社区居民及物业多方联动机制,构筑便捷多元的老年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代买代采、应急救援、心理慰藉等服务,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健康和居家安全。

邻里义工队带着老人们逛花展

目前,已组织成立了在雕庄街道范围内服务的外卖骑手小哥首支志愿服务队——青鸟骑手队,他们除了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无偿或微偿代买代采服务外,更承担了部分应急救援功能。

骑手小哥给“俏八零”老人送物品

该项目的负责人告诉观察员,目前,他们为社区里部分高龄独居老人准备了骑手志愿者的联系卡,由于外卖送餐行业的工作地域和时间的特殊性,老人如果在夜晚等特殊时段遇到紧急情况,骑手志愿者基本能在5—10分钟内赶到现场为老人提供帮助或进行应急处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老一小”是社会中最需要关爱的群体,也是千家万户幸福的基石。因此,“十四五”规划将推动“一老一小”工作跨越式发展,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点工作,作为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点工作。

观察员了解到,围绕“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常州市天宁区还将持续探索幼托服务,持续完善“居家养老医疗一体化”新模式。补足教育设施缺口,增加小学、幼儿园服务半径,完善辖区功能配套,优化公共设施、公共资源的整体品质。将持续聚焦健康养老服务业,在加强养老智慧监管、强化养老人才支撑、推进医养康养融合等方面出实招、硬招,托起“一老一幼”稳稳的幸福。

通讯员 陈凝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奔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