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宝船模型、缂丝机……中国古代科技展带你领略古人智慧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3-04 15:10:00

郑和宝船模型、缂丝机、记里鼓车……这些中国古代天文、航海、造纸、印刷等领域的发明发现,曾经在书本里的知识今天触手可及。近日,“中国古代科技之光”展在武汉科技馆一楼专题展厅开展,80多件(套)展品铺陈一幅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科技画卷。

展览通过文物复制品、模型、实物、图文介绍和现场传统手工艺体验等方式,围绕天文、指南针与航海、造纸术、印刷术、纺织刺绣、机械发明六大领域的发明和发现,展示了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和工艺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置于展厅中心的“郑和宝船模型”,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武汉市黄陂一中前川校区的翟恺之说:“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我读过很多次,今天看到船只模型,感觉它就像一幢浮在水面上的楼房,是我国古代先进造船技术的凝结。”

在郑和宝船附近,还有一个工艺精密,雕刻着繁复龙纹的“奇怪展品”——简仪。它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将结构繁复的唐宋浑仪加以革新简化而成,可以测量天体的地平方位和地平高度。简仪于1276年创制,欧洲直到三百多年之后才发明与之类似的装置。本次展出的是现存于紫金山天文台的明正统二年至七年(1437-1442年)制造的简仪的复制品。

武汉科技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展览呈现了众多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和能工巧匠的发明与巧思,他们非凡的发明和发现,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预示着一个新的、激烈竞争时代的到来。曾经的辉煌只能代表过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我们一步步努力前行,一代代继续奋斗。”(记者 张文)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