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惊现50多件唐三彩,打卡江苏出土唐三彩品味生活之美
来源:紫牛新闻
2023-02-24 16:19:18

据报道, 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在历城区樊家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清理了各时期墓葬200余座。时代涉及龙山、两周 、汉代、北朝及唐宋元明清。其中唐代朱满墓葬(M49)出土50余件三彩俑、20余件瓷器及墓志铭,为本次考古发掘重要发现。你知道在江苏,去哪里看唐三彩吗?

目眩神迷,济南新出土大量唐三彩

据了解,M49总体呈“刀把型”,通长约10米。由梯形斜坡式墓道、甬道和方形砖砌墓室组成。墓室近方形,内边长3米。墓室内西侧放置棺椁一具,内置人骨2具。棺椁东侧随葬50余件唐三彩,种类有天王俑、镇墓兽、胡人骑马、胡人牵骆驼、侍从、胡人俑、六畜、牛车、灶、井、臼、磨等。同时此墓还出土白瓷器20余件。墓志一盒。根据墓志记载,墓主人为乐陵朱满,埋葬时间为开元三年。

据悉,M49唐代朱满墓是山东地区出土唐三彩器数量最多、造型最全、制作最精美的一次发现,属于山东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M49出土瓷器均为浅圈足或假圈足底部内凹,具有中晚唐瓷器特征,此次在开元三年盛唐时期墓葬出现,为认识唐代瓷器的演化规律及断代标准提供了新的材料。据记载济南城自永嘉年间西迁,此次考古发现对探寻西晋至唐代之间的济南郡城有着重要的意义。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中国古陶瓷珍品。贞观之治后,大唐国力强盛、百业俱兴,厚葬之风日盛,唐三彩也作为一种冥器渐渐兴起。唐三彩是低温铅釉陶,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唐三彩打破了唐代单色釉装饰瓷器的技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彩瓷。唐三彩和唐代诗歌、绘画、建筑一起,共同谱写了大唐文化的主旋律。

精美的唐三彩,在唐代不仅受到了国人的喜爱,也被周边国家所追捧。唐代新罗也就是现在的韩国有“新罗三彩”,日本有“奈良三彩”,波斯也有“波斯三彩”,这些都是仿制唐三彩烧造而成的,足见当时唐三彩的魅力和影响。

扬州博物馆馆长束家平认为,唐三彩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出土,国外也有不少出土。国内以生产三彩的窑址所在地,西安、洛阳的古墓葬中出土数量最多,扬州次之。扬州地区的三彩器物在唐三彩的研究中占有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扬州出土的三彩物中,可窥唐代三彩器之一斑。

唐三彩双鱼瓶

去南博,打卡唐三彩双鱼瓶

扬州唐城遗址中曾发现不少唐三彩。唐代的扬州,是全国的经济和商业中心,是全国仅次于京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扬州作为大运河运转的枢纽,是对外贸易的集散地。扬州也成了南北方陶瓷器的重要集散地。当时从内陆先将唐三彩运到扬州,再从扬州转运到世界各地。

1975年,由南京博物院、扬州博物馆、扬州师范学院共同组成的考古发掘工作组,在扬州师范学院和江苏农学院的基建工程中,发现了扬州唐城遗址。八个月的时间里,工作组发掘了1100平方米,出土完整和较完整的文物一千余件,陶瓷器是这次发掘的重要收获之一,唐三彩双鱼瓶正是其中的一件精品。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三彩双鱼瓶为河南巩县窑出品,瓶体似圆柱形,鱼口、目、鳞、脊一应俱全。双脊间有穿系小孔,便于系绳,既实用又美观,反映了晚唐制瓷工匠在设计上的高度造诣。双鱼瓶的釉色也十分漂亮,圆圆的眼睛和高高撅起的鱼嘴显得特别呆萌,二鱼中间各有上下二个小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色分绿、黄、褐三色,互相浸润、交融,形成斑驳灿烂的彩色釉。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件唐三彩双鱼瓶是南京博物院展厅中非常受欢迎的文物之一,无论从哪个面看它,都是两条鱼的造型。根据推测,这只唐三彩双鱼瓶可能是仿造某一件金银器的造型打造出来的,在瓶子的两边有一个可以挂绳子的地方,所以它应该是一件装水的水器。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理事朱戟说,这件瓶子上的鱼是以鲤鱼的形象出现,李唐王朝姓“李”,“李”和鲤鱼的“鲤”是谐音。此外,中国人也喜欢年年有余,所以以鲤鱼作为元素,是唐代一种常见的造型和工艺。

据南博典藏部副主任杨海涛研究员介绍,南博收藏的近百件唐三彩中,还有建国前收藏家何叙甫从河南收集的,以及1953年由华东文化部拨交南博收藏的唐三彩藏品。

三彩钵盂

扬州出土唐三彩,蕴含生活之美

据扬州博物馆馆长束家平介绍,扬州出土的唐三彩数量可观,品种丰富,造型多样,涵盖了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既有日常生活用具和工艺玩具、文房用品三大类,亦有极少量的建筑用陶。日常生活用具因其极高的使用频率和巨大的用量,遗留下来的数量极大。这类器皿一般器型规整匀称,使用科学方便,同时兼顾艺术性,包括碗、盘、洗、碟、盏、钵盂、三足、唾壶、水盂、杯、瓶、壶、罐、枕等。

白釉蓝彩罐

盘点来看,扬州出土的三彩碗,既有简洁朴素的三彩弦纹碗,又有装饰繁缛的三彩舞人兽面纹碗,舞人碗作六瓣瓜楞形,每瓣间隔堆贴兽面和乐舞人,纹饰满密紧凑,立体感强,似高浮雕,俨然变成一件精心修饰的艺术品,透视出雍荣华贵、富丽堂皇的大唐气度。犀牛枕枕面阴刻飞蝶,犀牛身刻鳞状纹,该器造型新颖生动,制作工艺复杂,是唐三彩中难得的精品。水注作成青蛙匍匐状,蛙张口似吐水,两眼炯炯有神,活灵活现,置之于案前,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

三彩犀牛枕

扬州出土的三彩器物有单彩、二彩、三彩及三彩以上的多种釉彩。在唐代墓葬中灰陶生肖俑是常见的陪葬品,扬州出土三彩生肖俑极为罕见,十分珍贵。

三彩生肖俑

束家平表示,目前国内发现烧造唐三彩的窑址有巩县窑、耀州窑、邢窑和邛崃窑。通过比较,扬州出土的三足複、鹰首壶、绿釉水注、象座枕、绞胎枕、小麻雀等器物,与巩县窑发现的同类器造型完全相同,胎质、釉色也十分接近,而且扬州三彩中的小件器物、器物附件等,在巩县窑址均找到范模,如雀范、象范、马范、狮范、团花范等。可见扬州的三彩器绝大部分是巩县大、小黄冶窑的产品,极少数是耀州窑和邢窑生产,这是学术界公认的意见。

三彩鹰首壶

综观扬州的唐三彩和西安、洛阳的三彩器,扬州三彩器多为生活日用品,是小型器物,未见大器,而西安、洛阳两地墓葬中常出镇墓兽、人物俑、动物俑等大型明器,小型的生活实用器不多。束家平说,同样是马的造型,西安、洛阳的三彩马大小达数十厘米左右,高者近1米向上,而扬州的模型马仅在数厘米左右,两者悬殊之大,可见一斑。

造成这种器物类别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两地不同的城市功能所致。西安、洛阳是当时的都城所在地,帝王将相、皇亲国戚、贵族官僚生活在那里,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扬州为东南大港,南北交通的枢纽,是当时著名的商业和经济中心,商贾贩夫、中外旅人、平民百姓生活的舞台。两地物品所有者主体身份的不同,决定了使用三彩器类别的差异。同时,李唐王朝颁布了严格的礼仪丧葬制度,对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的物品类别、数量、规格均有明确规定。

所以,唐人遗留下来的器物,充分证明了当时的丧葬礼仪制度,体现了两京以政治为中心的城市性质,扬州为商业贸易性为主体的城市功能。扬州出土的唐三彩和西安、洛阳的唐三彩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有着自身的特色,是研究唐三彩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