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9岁女童三次抽干细胞救父:爸爸在,家就完整!
来源:紫牛新闻
2022-12-06 15:28:25

扬州宝应县桃园小学北校区三(3)班的张雨馨,看上去和其他孩子并无不同,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女生,然而,9岁的她,却是校园“新闻人物”。因为前不久,她做了一件“大事”——为了救自己亲爱的老爸,她三次抽取身上的外周血干细胞。6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个暖心事件。

抽取干细胞后的雨馨

“只要能救爸爸,我就不怕”

红扑扑的小脸胖胖的,眼睛又黑又亮,见到生人话不多,显得可爱乖巧。端坐在教室认真听课的张雨馨,一点也看不出来经历了什么。但知道她“壮举”的人,没有不打心眼里佩服的。

“孩子要救她爸爸的命。”9月21日,张雨馨的妈妈蔡琴跟班主任老师王倩请假,第二天小雨馨就跟着妈妈到了苏州。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在常州打工的张雨馨父亲出现牙疼状况,一开始没当回事,反复挂水后,竟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这个噩耗,打破了家的幸福宁静。张雨馨一家四口,姐姐在南京读书,父亲在常州打工,母亲在宝应干手工活。

给雨馨爸爸治病,不仅需要筹集几十万元治疗费用,更重要的是,急性髓系白血病需要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经过考虑,全家决定让19岁大女儿完成移植。然而多项检查后,姐姐因为甲状腺结节,不符合移植条件,医院建议抽取小女儿的。张雨馨只有9岁,听了医生和妈妈的解释,她立刻点头表示愿意。

“你当时怕不怕?”记者问雨馨。“不怕!爸爸对我好,只要能救爸爸,我就不怕。”雨馨说:“爸爸对我可好了,以前在家上班的时候经常跟我一起玩,给我买礼物。”据悉,此前,爸爸一直在宝应当地工地上开塔吊,去年年底妈妈生病开刀,为了多挣钱,爸爸才到常州打工。

书写作业

活泼可爱

“我要是喊疼,你们肯定更难受”

9月22日下午到了苏州,几天后,小雨馨开始进行准备工作。医生说,干细胞由骨髓大量生成,其中少量的干细胞被释放到血液中,这就是外周血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的抽取,需要用长长的钢针从大腿动脉插入软管用机器抽取。9岁的孩子就要这样受罪,雨馨的父母都很舍不得。

“妈妈你别哭,我能救爸爸,高兴还来不及呢!爸爸在,我们就有一个完整的家。”面对妈妈,雨馨懂事地说。见女儿这么懂事,雨馨的妈妈又心疼又宽慰,对孩子爸爸说,“咱家这两个女儿,一定是来报恩的。”

趴在采集床上,钢针每扎一下,能采集到20毫升的血。这种针打在成人身上也不好受。整个采集过程,小雨馨都咬着牙坚持着。事后,雨馨说:“我要是喊疼,你们肯定更难受,我能忍住。”看着懂事的女儿,母亲蔡琴哭了。

10月20日、21日、22日,每天早上9点抽到下午2点,连续三天,雨馨躺在病床上,为爸爸分别抽取了165毫升、170毫升、170毫升的血小板。

据介绍,移植手术很成功,雨馨的父亲目前正在医院恢复。“后期如果排异没问题,手术6个月后我们就准备回家了。”母亲蔡琴说。

朗读课文

“爸爸我想你了,希望你的身体快点恢复好”

不久前,身体恢复后的雨馨,回到了学校。返回课堂的那天早读课上,班主任王倩老师向全班同学讲述了雨馨的故事,全班孩子们都为她鼓掌,孩子们的小手拍红了,脸也涨红了,小伙伴们由衷地为她感到骄傲。

老师告诉记者,在学校,张雨馨是个踏实努力的女孩,字写得特别好,英语成绩很棒,责任心强,喜欢帮助同学。“特别勇敢,特别善良。”张雨馨的同学单泽萱这样评价自己的小伙伴。

桃园小学北校区校长沈志彬说,得知张雨馨的事情后,他立刻组织孩子所在班级语数外三科老师开会,要为孩子尽快补起落下的课。同时,还在国旗下讲话仪式上,向全校师生讲述了她的故事,为孩子申请贫困生补助,尽量减免学习费用。“孝悌的故事就是要从我们身边讲起,要让有一颗金子般心的小雨馨,得到所有人的尊重。要号召所有孩子,向小雨馨学习。”沈志彬对记者说。

记者采访获悉,父亲生病后,母亲已经决定将原本在县城购置的房子卖掉看病,张雨馨一直跟着外婆外公生活。记者来到位于宝应县安宜镇齐心小区的外婆家,只见张雨馨的房间很简单,只有一张床和一张书桌。书桌前,一本张雨馨的记事本摊开着,记者看到一段张雨馨写给爸爸的话:“爸爸,我想你了,希望你的身体快点恢复好,回到家里来养病。到时候就好了,我们一家四口还在一起。我和姐姐一定会对你好的。”通讯员 刘冠霖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