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劳动课⑳】小学生自己动手让旧凳子焕然一新!这样的劳动课引人深思
2022-11-30 22:36:39

“凳子是旧的破损的,板子是坏的淘汰的,但是经历了一个月的劳作,孩子们亲手让小凳子们完美蜕变。”近日,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校长吴宁在朋友圈发的“旧板凳换新颜”的一组图片引来无数点赞。小学生真的会木工改造板凳吗?11月30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光华东街小学见识了一下孩子们的手艺。

从拆卸、打磨、抛光到刷油、上漆,

小学生动手让废旧凳子焕发了生机

“这就是我们旧物改造前的凳子的原型,它可是我们学校的老员工了,我是2006年到光华东街小学的,可是这些凳子2003年就已经开始为同学们服务了。”校长吴宁指着一把破旧不堪,满是斑驳的小凳子告诉记者,在这次旧物改造的项目中,同学们用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看到了这些伤痕累累的凳子,他们希望这些凳子都能焕发新的生机,利用劳动课在小小工匠坊里为这些凳子们进行了出新大改造。

记者了解到,学校的工匠坊有四间教室,分别是大工具操作间、油画间、陶艺间和木工坊。木工坊里,墙上的洞洞板工具架以及用红酒盒改造的工具框都是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的。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劳动,有心的老师将木工工具都进行了儿童化改造。角落了堆了很多木板,这些木板都是学校修栅栏剩下的边角料,正好可以做凳子的凳面。

当天的劳动课上,同学们在木工坊热火朝天地开始劳作。有的同学负责拆卸旧凳子,有的同学在打磨抛光,有的同学在上漆,有的同学负责给木板刷防腐油……同学们操作都非常熟练,有模有样。赵浩老师告诉记者,这些工作看上去简单,其实并不容易。比如,上漆,由于他们上的是环保性能的水性漆,附着力不是很强,要刷4-5遍才行。木头涂完防腐的油之后也要涂漆,反反复复也要4-5遍。同学们一周一节劳动课,因此,凳子出新一套工序下来花费了1个月左右的时间。

“凳子出新需要经过去皮、打磨、上漆以及木头的上油、上漆这些工序,我觉得其中挑战最大的是打磨,因为打磨很累,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要把每个角落都打磨得光滑。”五(4)班杨子旸说,虽然累,但是他很热爱这项工作。“因为这个凳子跟网上买的不一样,自己做的感觉成就感满满!”

从门庭冷落到兴趣高涨

劳动课这样上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校长吴宁告诉记者,“旧物改造”这个项目其实是嵌在学校的劳动课中。2015年,木工坊作为社团课开课的时候,当时报的人并不多,很多孩子不了解木工坊到底是干什么的。就算有的孩子来了,学了两天就觉得没意思。当时的木工坊可以说是门庭冷落。

“我们对孩子们进行了采访,孩子们觉得把一些碎木片拼搭在一起既费时又费力,做出来也不实用,跟他们的生活没有关联,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后来我们改变了思维,我们把劳动课打造成‘项目性学习’的‘小小工匠坊主题课程’。课程必须基于两个点:第一、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第二、来源于学生的兴趣内容。同学们做出来的作品可以服务他们的生活,学习兴趣高涨。” 吴宁指着工匠坊的一些小板凳说,瞧,这些都是孩子们的作品,尽管有很多瑕疵,但是他们很喜欢,带回家天天坐。

吴校长表示:“我们的愿景是学生通过六年的小学劳动课的学习,未来他们可以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未来他们家里的东西坏了,他们也不用喊工人去修,自己也可以修。”

美术老师华丽转变为木工老师

校长要转变观念,去掉老师的“辅助轮”

想上劳动课却苦于没有专业的老师,不少学校感觉很困惑。吴宁表示,学校的劳动老师得益于学校有一支跨学科学习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将近十位老师,有的是信息技术老师,有的是美术老师,有的是音乐老师,有的是数学老师,有的是科学老师。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申报,承担不同的项目。“比如,赵浩老师原本是教油画的美术老师,后来由于热爱,承担了学校的定格动画项目,由于定格动画涉及油画、陶艺以及道具制作,因此,赵老师承担了这三门课。当然,学校也给予了培训支持,赵老师去南京艺术学院多种材料研究室学习了一年时间,并且在南京市电教馆进行了专项培训,学成归来根据学校的项目进行融会贯通。老师有了热爱,学生有了兴趣,项目才能持续红火。”

吴校长表示,很多学校的师资依赖于校外的社会培训机构,请一些外面的专家来,他们也有过这样的阶段。“我们发现,请外面的专家来是很好,但是不能常态化,我们必须让老师有这样的能力,才能持续去教学生。”吴校长说,“校长一定要转变观念,要把老师的‘辅助轮’去掉。什么是辅助轮?就是外援,去掉辅助轮,老师们才能意识到必须得靠自己。当然,去掉辅助轮的过程中,学校也要给老师成长的时间和机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