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交警开展整治非法中介“净窗行动”,8名嫌疑人已落网
来源:紫牛新闻
2022-11-28 19:19:28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11月28日从扬州市公安局获悉,从本月中旬起至12月底,该局交警支队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集中整治公安交管窗口非法中介“净窗行动”,对车管业务窗口、车辆检测机构、二手车市场、机动车服务站等重点场所周边进行全方位清查,目前已发放告知书20余份,现场教育3人,抓获疑似非法中介8名,正在派出所进一步处理,有力震慑了非法中介,净化了车驾管窗口服务环境。

抓获嫌疑人

据介绍,整治重点业务场所包括市、县车管所及车管分所周边、院内以及服务大厅、服务窗口;公安交管部门设立在机动车销售企业、二手车交易市场等登记服务网点周边以及服务大厅、服务窗口;机动车检验机构特别是大中型客货车检验机构周边以及服务大厅、服务窗口;交通违法处理窗口周边及违法处理大厅、窗口;驾驶人考场周边及候考区、服务大厅窗口。整治重点包括非法中介“小广告”问题;非法中介公开承揽有偿代办、追逐拦截群众及车辆等扰民问题;非法中介打着花钱找关系“考试包通过”“检测包通过”“包有好号牌”等旗号虚假宣传、编造谎言欺骗群众谋利问题;非法中介利用插队办、优先办、加急办等名义谋取利益问题;非法中介内外勾结违规办理车辆登记、车辆检验、驾驶人考试及“买分卖分”、违规查询个人信息等问题。交警支队监督电话:0514-87032038;车管所监督电话:0514-87032222;违法处理窗口监督电话:0514-80689699。

部署相应工作

28日,警方发布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具体处罚措施:

一、以“代办业务”为名骗取财物行为

行为人以“代办业务”为名,骗取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驾驶人财物,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以诈骗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符合《刑法》规定的,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二、在办事大厅、窗口以及周边区域招揽、拦截、纠缠、滋扰他人行为

(一)在公安交警部门对外办事服务窗口或服务大厅以及周边区域,招揽、拦截、搭讪、滋扰他人代办业务,影响公安交警部门正常工作秩序,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以扰乱单位秩序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二)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手段强迫他人代办业务,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以强迫他人接受服务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三、“买卖”交通违法记分分值行为

(一)机动车驾驶人请他人代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和记分并支付经济利益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所支付经济利益三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五万元;同时,依法对原交通违法行为作出处罚。

(二)代替实际机动车驾驶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和记分牟取经济利益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五万元;同时,依法撤销原行政处罚决定。

(三)组织他人实施前两项行为之一,牟取经济利益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十万元;有扰乱单位秩序等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四、组织、参与欺骗、贿赂或者弄虚作假等手段办理机动车、机动车驾驶证以及机动车记分管理业务

(一)组织、参与实施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机动车登记,通过机动车虚假交易、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等手段申请办理机动车登记业务,或者采取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登记,办理补、换领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等业务,牟取经济利益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十万元。

(二)组织、参与实施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在考试过程中有贿赂、舞弊行为,或者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牟取经济利益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十万元。

(三)组织他人实施参加审验教育时在签注学习记录、学习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者代替实际机动车驾驶人参加审验教育,有违法所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二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万元以下罚款。

(四)组织他人实施参加满分教育时在签注学习记录、满分学习考试中弄虚作假,在参加接受交通安全教育扣减交通违法行为记分中弄虚作假,代替实际机动车驾驶人参加满分教育签注学习记录、满分学习考试或者接受交通安全教育扣减交通违法行为记分,有违法所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二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万元以下罚款。

五、通过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不法代理代办服务”信息行为

(一)行为人通过互联网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不法代理代办服务”信息,符合《网络安全法》规定的,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予以行政处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明知用户通过互联网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不法代理代办服务”信息,仍为其提供网络服务,符合《网络安全法》规定,以网络运营者不履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义务予以行政处罚。

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

(一)交通警察、从事交通管理的工作人员、从事车辆和驾驶人服务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驾驶证、行驶证、交通违法记分分值等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被他人用以实施违法犯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以及出售、非法提供驾驶证、行驶证、交通违法记分分值等信息数量较大或者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符合《刑法》规定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

(二)行为人窃取或者以购买等方法非法获取驾驶证、行驶证、交通违法记分分值等公民个人信息数量较大,或者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符合《刑法》规定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

(三)行为人窃取或者以购买等方式非法获取驾驶证、行驶证、交通违法记分分值等公民个人信息数量较少,或者违法所得数额较少,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符合《网络安全法》规定的,以非法获取、出售、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予以行政处罚。

通讯员 祝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