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说江苏⑯ | “万籁俱寂”写的是这里的风光
来源:紫牛新闻
2022-11-16 17:09:07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这是一首入选中学课本的诗。“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结尾这句还直接出了一个至今都常常使用的典故——万籁俱寂。

这首诗的作者常建,与王昌龄为同榜进士,长期仕途不如意,便寄情山水。诗中所写破山寺位于常熟虞山北麓。那块地方原是南朝郴州刺史倪德光的宅院。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倪德光舍宅为寺,名“大悲寺”。南朝梁大同五年(539年),该寺大修并扩建,改名“福寿寺”。到唐代,这座寺庙才被称为破山寺。这有两种说法,一是说贞观年间,有黑白二龙冲迸成溪,遂成破涧,寺在涧旁,故名破山寺;但也有说唐时这里有高僧名破山,寺因人名,遂叫破山。

不管哪种说法为准,在唐代它的名字最常被称作破山寺。

山寺问道(局部) 明·佚名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广为流传,致使寺庙名声愈盛,跻身江南四大名刹。历代文人墨客来游者不绝。到宋代,书法家米芾手书常建这首诗,清代有人将米芾真迹刻碑立亭。此外,吴伟业、钱谦益、康有为等人,都在寺中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或碑记。

而该寺能吸引诸多文人游历,也和当地高度发达的经济有着密切关联。在唐代,常熟属苏州管辖,苏州“管县七:吴,长洲,嘉兴,海盐,常熟,昆山,华亭。”常熟属“紧县”。唐时将县分为七等,即赤、畿、望、紧、上、中、下,京都所治为赤县,京都之旁邑为畿县,其余则以户口多少、资地美恶区分,常熟为“紧县”,经济条件应该说还是不错的。

常建这首诗写得确实好。在传抄过程中,出现几个不同版本,个别字有细微差别。如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也有作“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欧阳修“每叹赏此句,以为不可及”。

【16】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