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鼎山脚下,新落成的红色地标三维通信战邮广场启用仪式在此举行。“我们在此举行战邮广场启用仪式,是向战邮先辈致敬,是对南邮历史的纪念,也是对当下的一种激励。”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在致辞中饱含深情地说,学校把革命先辈们的战邮精神升华为“信达天下、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努力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今年是南京邮电大学办学80周年。80年前,南京邮电大学的前身——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在战争的炮火硝烟、邮路的艰难险阻中,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新中国邮电事业的发展谱写了光辉一页。两千多名战邮先辈以血与火铸就了“忠贞不渝,使命必达”的战邮精神,这便是南京邮电大学的宝贵精神之源。
战邮广场由图腾柱、校歌墙、紫藤连廊等景观构成。主体的图腾柱高约10米,傲然挺立于战邮广场中央。东面柱身雕刻着“1942”字样和战邮精神“忠贞不渝、使命必达”八个大字。其他三面柱身分别雕刻着学校的重要发展时期“1958”“1978”“2005”字样,以及校风、校训和南邮精神,学校重要发展时期的大门与标志性建筑图案穿插汇入图腾柱的四面柱体,将学校的发展历程深深地融入雕塑之中,延绵传承着南邮的精神文化。
柱顶腾飞的信鸽以红色火焰的形式呈现,犹如每一位南邮师生内心对信息通信事业,对祖国的一腔热血,放飞梦想,共筑美好未来。图腾柱后面的校歌墙,以红色石材为主体,造型似多面层叠飘扬的红旗。校歌墙正面刻镂着战邮干训班学员在艰苦的环境中刻苦学习的情景。校歌墙背面刻有校歌《信达天下》的词谱,歌词由学校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长、老红军秦华礼参与创作,“永远跟党走”是南邮人的精神引力。
据悉,战邮广场由南邮校友李越伦创办的上市公司、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捐资建造。李越伦回忆,在通信行业努力打拼的42年中,每一点进步和发展,都与母校传授的知识教育、与南邮校友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因此,当他取得了一定成绩后,就尽力为母校做些贡献,既是一份对母校的心意,也是对母校的感恩。此前他向学校捐资500万冠名“三维通信楼”,每年设立三维通信奖学金、奖教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通讯员 张前 殷婕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