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刘俏言 潘璐 张蓉
哀悼的伦敦市民孙梦媛/摄
哀悼的伦敦市民孙梦媛/摄
当地时间9月8日傍晚6∶30分,英国白金汉宫发表声明:在位70年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巴尔莫勒尔平静去世,享年96岁。
女王去世的消息公布后,白金汉宫前的广场上,数千人聚集,手拿鲜花,还有不少人掩面哭泣。在社交平台上,英国民众纷纷发文悼念。
一位英国人留言说,“世界再也不会一样了。当我们想到女王应该是什么样的时候,我们会想到她。她拥有如此坚强的性格,是我们所有人的真正榜样。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
9月9日凌晨,一位在英国的华人在朋友圈感叹:“尽管多年来,一直都觉得早晚会有这一天,英国人也为这一刻做了多年的准备,而真正到来时还是很难接受。女王不仅是一个老人,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君主立宪制的终极代表,英国国家元首和稳固的符号。她走了,带走了一个时代,留下了一个多事之秋和更加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英国女王去世,给世界留下了哪些回响?又将给她的国家带去怎样的影响?女王和中国又有怎样的情缘?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连线了几位在英国的华人。
大雨中,很多人唱歌哀悼送别
“很吃惊,也觉得很可惜。”21岁的英国留学生朱文玥感叹道。当时,朱文玥和同学正在利兹一家商场内吃饭,两人不约而同地聊起英国女王。“当时我们已经听说她进入了健康监护状态,觉得有点危险。”朱文玥说,两人讨论后不久,随即就在网上看到了女王去世的消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当天傍晚,朱文玥和同学走出饭店时发现,商场内所有宣传屏幕都换上了英国女王的照片。朱文玥打开新闻官网,所有版面也都变成黑白色调,“头条全是和女王相关的内容。”
这一晚,朱文玥和同学们都在讨论英国女王去世的消息。她看了直播,“伦敦下着大雨,白金汉宫前依然聚集了很多人,人们打着黑色的伞,自发地唱歌哀悼和送别她。”朱文玥的朋友圈里,一句句“R.I.P.”(愿逝者安息)刷了屏。
伦敦街头哀悼女王的照片孙梦媛/摄
伦敦街头哀悼女王的照片孙梦媛/摄
伦敦街头哀悼女王的照片孙梦媛/摄
朱文玥还在网上看见,为了悼念女王,英国所有的铁路罢工活动也在当晚宣布取消。“对英国民众来说,女王的去世肯定是很遗憾的事。”朱文玥说。
听到女王去世的消息后,在英国生活四年多的宁波人顾臻瑜几乎一晚没睡,“在和很多朋友讨论这件事。”
顾臻瑜感慨说,英国人对女王的去世感到很悲伤,特别是那些年纪比较大的人。当天晚上,顾臻瑜和几位七八十岁的英国人讨论这件事,能明显感觉到电话那头声音中的失落,“他们情绪波动比较大,女王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有点难以接受。”
顾臻瑜看见,当晚,很多英国人自发带着鲜花前往白金汉宫悼念,一些二战老兵还特意在胸口别上了虞美人花。英国女王的照片出现在伦敦大大小小的宣传屏幕上,公交车站、商场、街头,处处都是对女王的哀悼。
伦敦当晚有演出取消,有商铺关门
住在伦敦郊区的林美辰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这两天伦敦一直在间歇地下雨,她正在为九月底的研究生入学做准备。
在社交平台刷到女王去世的消息后,林美辰立马打开新闻官网,当时正在更新女王的家属正在赶往苏格兰的消息。
官方媒体正式的消息晚上六点多传来。林美辰了解到,因为女王去世,当天晚上不少剧院的演出或是临时取消,或是在开场前加入了奏国歌和默哀的环节。
“有的商铺已经关闭了。”林美辰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她续签的学生签证证明原本预计周五当天能够送达,但现在不知道邮政是否还会继续投递工作。
一位在英国伦敦的华人也提到,自己本来正在哈洛德百货采购,突然音乐暂停,广播告知女王去世,全体默哀。
伦敦街头哀悼女王孙梦媛/摄
伦敦街头哀悼女王孙梦媛/摄
“女王已经融入了英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了,人们觉得她理应在那里。”林美辰表示,走到伦敦中心的地方,几乎没走几步就能看到刻着女王肖像的纪念品和明信片。今年6月4日是女王登基70周年纪念日,在为期半个月的庆祝时间里,时常能看到盛大的花车和骑行队伍在伦敦街头欢腾着经过。
林美辰在官方纪念品网站上看到英国女王在位70周年白金禧年的限量纪念版小熊:头戴皇冠身着紫色披风的小白熊,“在这里,女王是一种标志,或者说一种象征。”
女王在位70周年纪念品
九月下旬到十月初是英国大学的大学时间,林美辰认识的今年入学的朋友们都预定了未来十天内的机票,学校提供接机服务的工作人员提醒大家,未来半个月内伦敦可能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接机服务也不接单了,说女王葬礼的人流量会很大。”
一年前刚到英国时,由于还没办好信用卡,林美辰兑换了一些印着女王头像的硬币,她打算把这些没有用完、可能即将绝版的硬币都留下来。据英国皇家造币厂的硬币专家称,银行和邮局会设计新的硬币和纸币。新国王查尔斯的肖像将被印在货币上,进入流通领域。
印有女王头像的硬币
新闻+
英国女王的中国足迹
1986年10月,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信,漂泊了近400年后,终于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由一身红装的英国女王亲自送来。
“390年前那封信未能到达你们这个伟大而美丽的国度,今天终于由我本人平安地送到了,我为此感到由衷地自豪。”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说。
这是她第一次访华,她带来的这封信,是400年前伊丽莎白一世写给明朝万历皇帝的信,信中以谦逊的姿态邀请万历开通中英之间的贸易往来,很可惜的是,这封信并没有真正送到。
伊丽莎白二世对中国进行了为期6天的正式访问,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来华访问的英国君主,她和菲利普亲王到访了北京、上海、西安、昆明、广州等城市;参观了长城、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紫禁城等。
为了这次访问,英国女王精心挑选了访问日期与访问服装,以示对中国人民的重视与尊重。
在北京期间,女王和丈夫菲利普亲王登上了长城。站在长城之巅,女王远眺群山,感慨道:“我到过许多地方,中国的长城是最美丽的。”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参观了兵马俑,她感慨道:“过去我听说过兵马俑,也看到照片,这次亲眼一看,真是惊人。”
除了参观故宫、兵马俑,英国女王还访问了云南昆明。女王登临西山的三清阁,眺望滇池,鸟瞰春城,并在此设置的茶桌前品尝了云南普洱茶。此后,女王乘“龙门号”游艇游览滇池,并顺水路来到了大观公园。下船后她沿着石桥来到近华浦核心区域,在“观稼堂”右前方的花坛里种下了专门从英国带来的3株玫瑰花。
当年女王和亲王种下的玫瑰,花名为“志愿者”,是从英国专程运来的,有媒体形容此花 “花色黄,中杂无规则粉红,一朵花约30多个花瓣,十分美丽”。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及其丈夫莅临广州“白天鹅”宾馆。女王在广州品尝了六道菜,广东点心拼盘“月映仙兔”;由龙虾和明虾制成的虾球“双龙戏珍珠”;以名贵燕窝和鲜嫩竹笋为原料配制的“乳燕入竹林”,以及广州名菜“金红化皮猪”、“凤凰八宝鼎”和“锦绣石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