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难得巧遇的中秋、教师节“双节”,很多人已经进入了出行或家庭、好友相聚的准备阶段。而今年的节假日消费,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叮咚买菜发布的消费趋势观察中显示,今年中秋,月饼依然是中秋节人们的主角,年轻人对月饼的接受度正在变高,而这更多地是从月饼产品的年轻化、甜品化开始的。预计今年中秋消费高峰期间(9.5-9.12),月饼类商品销量同比去年中秋增长20%。另外每年都会登上中秋餐桌的阳澄湖大闸蟹,也因高温天气大部分都延迟了上市,数据显示,江苏援建项目之一的新疆产区大闸蟹今年成了替代,销量不俗,受到用户欢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新奇特月饼、健康型食材接受度提高
作为中秋节的最强仪式感单品,月饼近些年正不断迎来市场的挑战。除了在传统品牌店门口排的长队,线上平台的网红月饼也正在受到年轻用户的追捧,消费者购买月饼的目的,也从送礼为主逐渐变成自己吃。
叮咚买菜数据显示,现在35岁以上的年龄群体的用户大多坚持枣泥、豆沙等传统口味的月饼,而年龄在18岁-34岁的消费群体更愿意尝试多样化、“新奇特”的月饼,同时会更加注重少油、少糖、少添加等条件,以减轻吃这类“碳水炸弹”的心理负担。
结合这些趋势,不少品牌“跨界”推出了多款主打环保、健康的“轻”概念自有品牌月饼,比如将传统白砂糖蔗糖改良为代糖、将含糖量较高的果脯类原材料改为高品质坚果,鲜肉类月饼都采用新鲜肉、无添加榨菜等等,尽量减轻消费者吃月饼时的负担。此外,有平台还引进了一款网红“冰皮榴莲月饼”,100%的猫山王果肉内馅也和市场上其他同类产品区别开来,收到好评也不少。
据内部用户调研数据,大家在日常消费中已经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安全和添加情况,用户购买健康型食品的意愿也较高,比如食材“健康/有机/无添加”是用户最基础的认知,其次是“三低” (低糖低盐低脂)食物;用户最感兴趣的前6类健康食品依次是:牛奶、全麦面包、坚果、无糖/无添加酸奶、无糖/低糖饮料、无糖/谷物燕麦;而减脂辅助食品和低脂替代食品更多受到年轻用户的关注。
用户对饮食的新关注点,也倒逼平台和食品供应链提供更多的选择。过去大半年,不少商家会注重自有商品的少添加和配料的平衡,目前国外的“清洁标签”概念,也被应用在平台烘焙、饮品、儿童食品等多个类目中。
新疆大闸蟹“补位”中秋
今年中秋节,月饼之外的另一个主角——大闸蟹并没有过多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今年因为高温,中秋节前螃蟹整体产量偏少、价格较高。
而数据显示,在买菜平台上,一款名为“天山雪蟹”的新疆产地大闸蟹脱颖而出,填补了中秋节的市场空缺。
据介绍,“天山雪山大闸蟹”作为江苏省的援疆项目,2019年,由江苏省农业厅将本地的优势大闸蟹品种引入到新疆,经过数年的养殖和发展,已成功在当地落地生根。
与南方大闸蟹有热天休食期不同,新疆气温偏低、天气凉爽、日照时间长,大闸蟹从投苗到成熟,每天都吃饱喝足。天山雪水融化下来形成多矿物质水源,也提供了大水面、低密度的养殖条件,因此大闸蟹健康活力足、肥度高,也不易生病。再通过叮咚买菜的全程冷链和严格质检,活蹦乱跳地被运到上海、北京、南京、苏州等多个城市。
目前,天山雪蟹有散装和礼盒等多种形式,在中秋期间成为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区水产品类的“扛把子”。中秋期间,大闸蟹类销量预计超80万只,整体蟹类同比去年增长超25%。
各地中秋家宴,桌上还有什么“特色菜”?
今年中秋节前,多地还处在常态化防疫之中,很多人还是选择在家里或是就近和亲朋好友小范围团聚,另有少部分选择远途旅行或者就近出行、露营。而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样的形式,做好、吃好“团圆餐”依然是大部分家庭过中秋最重要的部分。
消费报告显示,中秋期间截至目前,上海、北京、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重庆、广州、深圳等城市销量最好的一道“中秋家宴”菜分别是手抓牛大骨、蔡长青X老诚一锅酱香微辣筋头巴脑、肉蟹煲、江南鸡头米炒河虾仁、腌笃鲜狮子头、手抓牛大骨、巫溪川味腊肉、广式老卤牛杂煲、酸菜鱼黑鱼片。
另外,今年的中秋节和教师节双节同至,鲜花品类的表现也较为亮眼。
平台上,在常规畅销的各色玫瑰、绣球、洋甘菊、小雏菊、富贵竹基础上,各个地区根据喜好也有不同品类呈现出不同的增长。临近9月10日,上海、杭州、南京等江浙城市用户常买粉色康乃馨、紫罗兰、向日葵、茉莉花、百合等等,多肉盆栽的表现也远超预期;成都、重庆等西南地区用户多喜欢紫罗兰、紫色睡莲、洋桔梗、香雪兰和其他的混搭小花束;广深用户同样喜欢紫色马卡龙康乃馨,还有睡莲、南天竹、茉莉花等等。
针对“双节”,蝴蝶兰盆栽、19.9元就能买到的康乃馨“迷你抱抱桶”随手礼、跳舞兰、南瓜树、蔷薇果等秋意场景新品,销量也不错。预计今年中秋期间鲜花整体销量同比去年增长50%以上。
校对 陶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