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奎清将军的五条规矩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8-30 12:09:15

据媒体报道,原南京军区政委、原福州军区政委傅奎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8月28日凌晨在南京逝世,享年102岁。

载入《中国战典》的一次战斗

傅奎清是湖北省英山县人。中共英山县委于1930年3月31日组织农民爆动,这里便成了共产党闹革命的鄂豫皖根据地。傅奎清就出生在这块红色土地上,他的父亲傅子云是个忠厚老实的农民,参加农民暴动后参加了红军。傅奎清从童年起就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他11岁参加了儿童团,7岁担任县委秘密交通员,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8月,傅奎清参加了新四军。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在连队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1942年3月,身为连队政治指导员的傅奎清参加安徽定远县柏家圩伏击日军战斗,全歼日军一个小队、伪军一个中队,活捉四名日本兵。多年后,他接受采访,详细介绍了此次战斗。

1942年3月,安徽定远县柏家圩子。时任新四军第二师十八团八连政治指导员的傅奎清,和连长李朝云一起率领全连参加伏击日军。

当时,傅奎清既为能直接向日本侵略者讨还血债兴奋不已,又有些隐隐的担心,因为连队过去一直同伪军顽军作战,既缺少和日军作战的经验,武器也比敌人差。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连长李朝云:“眼下当务之急,就是进一步激励斗志,鼓舞士气,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这是夺取这次战斗胜利的先决条件。”李朝云立即笑着说:“啊呀,咱俩可想到一块儿了。时间紧急,我马上集合队伍,你赶快给全连同志动员动员!”面对全连干部战士,傅奎清先讲参加这次伏击战的意义,接着又讲打赢这一仗的有利条件:“是我们都有杀敌为国、消灭日军的迫切愿望;二是日军人少,我们人多;三是日军目标暴露,我们埋伏隐蔽。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英勇杀敌,一定能够取得战斗胜利。”全连指战员听了动员,胜利信心倍增。

战斗打响之后,李朝云先率领八连的一个排,与七连一起将接应之敌阻于柏家圩子以北地区,后追击敌人。当歼敌运输队的二连、三连正在激战时,傅奎清挥枪高声大喊:“八连的同志们,跟我冲啊!”第一个扑向敌阵,其他人立即跟随他冲了上去。这次战斗,八连在兄弟连队的配合下,全歼日军一个小队、伪军一个中队,生俘四个日军,其中还有一个日军小队长,缴获掷弹筒一门,轻机枪一挺,日式手枪一支,步枪三十多支及其运送的全部军用物资。此役作为抗战时期的一个典型战例,载入《中国战典》一书。

这之后一个多月,八连又在黄庄战斗中消灭五十多名伪军。因此,团里同时授予傅奎清和李朝云“头等奖”,奖给他们每人一套写着红字的衬衫。其实,这也是对他们平时的奖励。谁都知道,在八连,指导员傅奎清和连长李朝云密切配合,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带动全连上下一条心,情如亲兄弟,连队工作红红火火,经常受到上级表扬。后来,李朝云在一次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傅奎清生前想起此事,都十分悲痛。

大王庄战斗歼灭敌人“英雄团”

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苏中战役,涟水、宿北、孟良崮等战役、又参与攻莱阳、打淄川、取邹县等攻城战斗。1948年7月,身为主攻团副政委的傅奎清,在进攻兖州城的战斗中,随突击连从突破口登城,右腿被敌炮弹炸伤,仍坚持指挥战斗,直到战斗最后胜利。

在淮海战役中,他率部参与大王庄围歼战,为搞好近迫作业,提出“多流汗,少流血,工事做得好,歼敌伤亡少”,“挖工事就是挖敌人的命根子,挖得越快,敌人垮得越快”等鼓动口号,歼灭了国民党军号称“英雄团”的第三十三团。

据《金陵晚报》报道,傅奎清将军的小儿子傅沿江将军常聆听父亲讲起当年参加大王庄战斗的故事。1948年12月3日,华东野战军七纵58、59、60团占领了大王庄以南的小马庄,北距黄维兵团指挥中心核心阵地双堆集仅500多米。同年12月9日下午5时许,我军炮火尚未向敌纵深延伸,傅奎清所在团的四连在连长带领下,首先向大王庄发起冲击,傅奎清和团长紧随六连奔向大王庄,经过激烈战斗,敌所谓“英雄团”大部被歼,俘敌副团长以下700余人。

黄维兵团为作最后的挣扎,接连组织兵力疯狂反扑。大王庄阵地一度全失,傅奎清所在58团与60团及中原野战军46团奉命投入战斗,经过两个小时的反复争夺,我军夺回大王庄西南部阵地。至此,大王庄血战一日,我军毙俘敌2200余人。

在渡江战役中,身为团政治委员的傅奎清和团长肖选进亲临第一线指挥,紧随突击船渡过长江。

1952年年底,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的傅奎清奉命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在朝鲜前线经常遭到美军飞机的轰炸。一天,美军飞机又来兵团机关驻地紫霞洞附近轰炸,命中了山下的一处地堡,飞溅的一块弹片击中傅奎清的头部,顿时鲜血淋漓。经战地急救,才使他脱离危险,时至今日弹片仍残留在他的头部。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同年11月,傅奎清调任23军69师政治委员。他和师长梁竹吉带领部队,一边协助朝鲜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抽调人员参加黄江大桥、临津江大桥、平康水库等许多重大工程建设,帮助朝鲜人民修公路、挖水渠、造民房、建校舍,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一边集中主要力量抓紧备战。伊川郡梨木亭一位老大爷感动地说:“你们打仗是英雄,劳动是模范!”

给自己定五条规矩

傅奎清将军从民运干事起步,当过连队副指导员、指导员,组织股长、组织科长,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兵团组织部副部长,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大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始终在部队从事政治工作。

在基层政治工作岗位上,他以身作则,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时起模范带头作用。要求干部战士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做干部工作的体会是,要热忱地关心干部,使干部感到党的关怀与温暖,乐于为党的事业奉献。

部队政治主官与军事主官,团结协作互相配合是搞好工作的关键。傅奎清不管是在基层连队当政治指导员,还是在部队高层当政治主官,都把领导班子的团结放在第一位。他在担任连队政治指导员期间,先后与三位连长都合作得很好。除上文说到的李朝云之外,还有茭存秀、龚得富。“我与他们相处得都很好。我尊重他们,他们支持我。这是我当好指导员的一个重要条件。道理很简单,连队军政干部团结得像一个人,劲往一处使,才能带领全连英勇战斗,屡立战功。因此我认为,军政干部团结一致是搞好部队建设的关键。作为政治工作人员,首先要诚实坦白,胸怀宽阔,老实做事,忠厚为人,不争权,不争利。”他如是说。

在任第六十九师政治委员期间,他先后与梁竹吉(湖南人)、秦镜(江苏人)、刘春芳(山东人)、陈桂昌(福建人)、袁俊(江苏人)等几任师长都配合默契。

1981年初,傅奎清晋升福州军区政治委员,一上任就给自己立了五条“规矩”,

1.努力工作和学习,不计较待遇,不搞特殊化,同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乘一样的车;

2.不请客,不受礼,不用公款办私事;

3.多主动上门请教,决不能摆政委架子,办事要实在,不搞形式主义,要多发现周围同志的优点、长处;

4.不搞有疏有亲的那一套,一视同仁,更不得陷入派别之争,决不搞私人成见;

5.工作认真而慎重,不随便批文件,未弄清问题不要急于回答、表态。胸怀要宽广,不计较个人得失与个人“权威”。

他在福州军区任政治委员期间与杨成武司令员、江拥辉司令员搭班子,在南京军区任政治委员期间与向守志司令员搭班子,他把同级当上级尊重,虚心学习,互相支持。

厚道和宽容成就了傅将军

作为军区政委,傅奎清不但要做好别人的工作,他自己也面临着被授什么军衔的问题。

1955年,傅奎清被评为上校军衔。1988年,人民解放军恢复实行军衔制度。此时,傅奎清已当了八年大军区政委,在当时,只授予了他中将军衔。当军委领导找他谈话时,他毫不计较,坦然接受。在他这样的榜样面前,许多干部虽不满意也无话可说了。两年之后,傅奎清从领导岗位退下来时,仍是中将军衔。

1990年5月,傅奎清将军从南京军区政治委员的岗位上退居一线。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职务退了,思想不退;担子减了,斗志不减。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他深入六安老区苏北老区,走进农舍,看望乡亲,考察扶贫工作,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写出报告。

傅奎清将军时刻牵挂着哺育自己成长的人民群众。1999年他和夫人许娟回到故乡英山县,给乡亲们送去了一车衣物和100余册科技书籍,并把平时节省下来的3.5万元钱捐贈金家铺小学,又将1.5万余元资助了家乡革命烈属和贫困亲友。在这之前,傅将军还曾多次向英山县江冲小学、无为县希望小学、天长县炳辉中学和灾区捐款、捐衣物。

傅将军用六句话来表述他的离休生活:心怀宽广要为先,日读书报心自宽,常习书法健身心,社会公益创新篇,革命烽火时回忆,知足自重乐亦安。

一位曾多年在傅将军身边工作的同志告诉我们:“是厚道和宽容成就了傅将军。有人说他软弱,其实不然。在原则问题上,他从来也不让步,只不过是以他自己的方式坚持罢了。”只要真正了解傅奎清走过的道路,就会相信这个评价是恰切的。

张开明 王多勇 纪学

据《铁军》《将帅纪事》(中国言实出版社)等综合

校对 徐珩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