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71岁老人不幸溺亡,家属:泳馆救生员发现太晚!泳馆:自认已尽到救助义务!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8-20 15:54:56

8月18日,常州市民钟女士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反映,8月1日,她父亲在常州市钟楼区全民健身中心游泳时发生了溺水事故,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当天,由于游泳馆没有对其父亲进行身份信息登记,导致其父亲被送到殡仪馆还是“无名氏”!

发生意外的地点

当晚,家属去看了视频后又发现,其父亲发生意外后,救生员迟迟没有反应,还是场内其他顾客发现不对劲求助,救生员过了20秒才反应过来开始下水救援。等整个人被救上岸时,老人已经没有了心跳呼吸。

钟女士表示,连日来,游泳馆方面不认为存在过错,只愿意进行人道帮助。为此,她们家属非常气愤,已经采取法律手段,将通过诉讼进行维权。

死者生前的游泳照片

家属投诉:

父亲被救上岸已经没了心跳呼吸

救援不仅发现得晚,连身份信息都没

钟女士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他的父亲今年71岁,身高1.7米,平时喜欢运动,近些年迷上游泳,基本一周要游上3-5次。大概在两年半前,他父亲学习游泳,通过不断的努力,已经练会了自由泳、仰泳、蛙泳等五个泳姿。

由于钟楼区全民健身中心针对老年人等群体有优惠措施,游泳可以享受半价优惠,每次只需花费12.5元,所以她父亲经常去那里游,有时还会将自己游泳的视频发给家人看。对此,钟女士和妹妹也非常欣慰,觉得老人老有所乐,还锻炼身体,真是一举两得!

死者生前与家属关于游泳的互动

然而,就在8月1日下午2点多,他的父亲来到钟楼区全民健身中心游泳场馆内游泳发生了溺水事故。由于游泳馆没有做身份信息登记,当天家属得知消息已经是5点多,还是派出所联系家属,家属才知道这事。从抢救无效到死亡,再到送至殡仪馆的过程中,家属毫不知情,其父亲一直被当做“无名氏”处理。

“我父亲一直没有基础疾病,就在上个月中旬体检报告还显示很健康。”钟女士向记者展示了一份钟大爷的体检报告,日期为今年7月16日,体检医院为新北区薛家人民医院。根据体检报告来看,身体还挺健康。

据钟女士说,由于她妹妹是医生,她看了抢救记录后才更加气愤。当天她父亲被送往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常州一院钟楼院区)抢救。据病例记录显示,“游泳馆工作人员述,患者22分钟前被发现溺水,无自主呼吸、心跳,工作人员立即予以胸外按压,人工呼吸、AED除颤,拨打120后送医院抢救。”

家属提供冰存证明显示是无名氏

钟女士还说,从事发至18日,她们家属多次找到游泳馆讨要说法,游泳馆一直强调他们没有责任,只能出于人道主义,出一笔丧葬费等。可是从视频上看,事情远不止那么简单。据钟女士讲,现场视频相当模糊,根本看不清什么。只能通过视频知道,发现她父亲发生意外的还是泳客,救生员得到求助信息后,一直过了二三十秒才下水救援。到现在这么多天过去了,相关职能部门也没有责令游泳馆进行整改,就像没意外发生一样,游泳馆一直正常营业。对此,她们家属表示很难理解。

“泳馆一直说他们很尽力地在救人,但是我们却不这么认为。”钟女士表示,这件事问题的关键在于泳馆发现得晚,而不是有没有救。就好比人已经溺水死了,别人再怎么救也是徒劳。在她们看来,说白了,就是失职,发现晚了。

游泳场馆:

视频看不到老人挣扎,但肯定已尽到了救助责任

8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钟楼区全民健身中心了解情况。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钟楼区全民建设中心2017年对外开放,由常州奥体少体校场馆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截至目前,中心累计接待了健身市民100万人次。暑期里,位于健身中心二楼的游泳馆人气火爆,目前每天接待泳客人数1000多人。

抢救时的记录

“游泳馆开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发生这种事情,我们也很难过,谁都不想悲剧发生,家属的心情我们也非常理解。但是作为我们,真的是尽力抢救了。”常州奥体少体校场馆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向女士告诉记者,游泳馆内泳池是50米×20米的标准池,泳池深度为1.2-1.4米。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配备了6名救生员。从她们的角度来看,认为泳馆已经尽到了救治责任。

“视频你们可以看,但是不要拍摄不要传播。”当天,向女士将事发时的监控视频给记者进行了查看。

记者注意到,确如死者家属所述,视频画面比较模糊,很多细节看不清。其中一段视频显示的起始时间为14时33分30秒,画面里,不少泳客正在各个泳道内游泳,看不出任何异常。

14时33分43秒,在第3泳道,一名泳客突然举手,向坐在救生员高凳上的救生员招手示意。此时,该泳客所在的位置距离高凳救生员近10米。

过了24秒,14时34分07秒,救生员意识到问题后从高凳上走下来。

又过了16秒,14时34分23秒,这名救生员以及在泳池侧面巡视的一名救生员纷纷跳入水中。

13秒后,大家合力将溺水泳客往通风出口处抬去。

14时35分20秒,溺水泳客被抬上了岸边。由场馆工作人员用手机拍摄的一段视频显示,抬上岸后,4名救生员和1名游泳教练轮流对钟老先生进行了大约12分钟的心肺复苏,并拿来AED设备除颤。之后,120救护车赶到。

记者随后又查看了14时33分30秒之前的视频,由于视频像素较低,在泳客招手示意之前,视频中确实看不出钟老先生到底发生了什么,也没有出现水中挣扎的画面。

记者算了下,从游客招手示意发现危急情况,到救生员下水,再到将人拖出水面,时间相隔足足有53秒。

救生员为什么救援比较慢?对此,向女士表示,这和老人平时游泳习惯有关。他们事后也和救生员进行了了解,据救生员反映,“老人平时就比较喜欢潜泳”,因此,他们会判断老人是不是在憋气!如果是憋气,硬把人拉上来,反而不合适。

“一般人溺水,会在水里上下挣扎,这种溺水情况就很容易被发现,但当时老人并没有发生挣扎的情况。其次,泳客招手了,我们救生员也有个下高凳以及自我判定是不是溺水的过程。”向女士表示,“该负责的我们肯定会负责,但我们希望家属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

体检报告显示身体健康

在向女士看来,游泳馆已经尽到了救助责任,只是家属认为游泳馆没有尽到救助责任,既然双方认知上有差别,那么就应该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问题。

律师观点:

游泳馆有选择顾客的权利,对顾客应当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那么当事人家属有当事人家属的说法,游泳馆有游泳馆的说法。法律责任该如何厘清?

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法律界人士。据律师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  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对于此次泳客在游泳馆游泳发生溺水事件,游泳馆是否要承担责任,具体要看游泳馆是否尽到救助义务和安全保障义务。

“游泳馆如果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就应该要担责,但是承担责任的多少和比例,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据律师讲,生活中,很多游泳馆会拒绝65岁以上老人进游泳馆游泳,这是经营性场所的权利,他们有权选择自己的顾客。但既然选择了让顾客进馆,就要对顾客负责。这个案件中,游泳馆让老人进馆游泳,就要担负起安全保障义务。游泳者自买票时起,就和游泳场馆建立了合同关系,游泳场馆有相应的卫生、安全保障义务。发生溺水事件时,安全员是否在第一时间积极救人,抢救措施是否得当,有无第一时间拨打救护电话等等,都会影响责任划分。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判断,这个案件争议的焦点在于老人溺水为何没被及时发现。倘若确实如游泳馆说得那样,因为老人经常来潜游,导致救生员产生判断失误,那么游泳馆应该提供充足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说。”律师表示,这起事故中,首先,不排除老人可能是潜泳或者突发疾病等突发意外,所以没有出现挣扎现象,给救生员产生了误判。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点是需要游泳馆去证明的。老人经常来,如果确实经常潜泳,且游泳馆明确禁止潜泳,那么老人在潜泳时,游泳馆为什么不阻止老人潜泳?如果阻止无效,老人一意孤行,游泳馆完全可以拒绝接待老人。所以,游泳馆应该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论点。

“此外,即便老人喜欢潜泳,场内明确禁止潜泳,那么工作人员没有进行阻止,没有阻止是不是工作的失职?既然存在工作的失职,那么救生员就应当起到安全保障义务,难道就因为老人喜欢潜泳,比较难发现安全状况,就不管了?”律师指出,从发现溺水过慢这一情况来看,场馆是有一定责任的,毕竟老人溺水是泳客发现的,而不是救生员发现的。“如果发现问题都靠泳客,那还需要救生员做什么?”

“当然,在案例中,厘清法律责任还要看游泳者有无过错。首先溺水者是否具备完全行为能力;游泳者自身是否有不适合游泳的疾病或其他情况。比如患有不适于冷水游泳的疾病,致使其溺水,或是饮酒、吸毒后游泳。游泳者本身也要承担相应责任。”律师还说,这起案件中,还要看是否有第三人侵害。如果是第三人引起的溺水事件,则应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

体育局说:

未发现场馆管理缺失和安全隐患

所以没有依据对游泳馆进行处罚

发生了泳客溺水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事件,为什么游泳馆依然能在正常运营不做任何整改?

针对钟女士质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专门采访了常州市体育局。常州市体育局相关工作人员答复:“钟老先生8月1日在常州奥体钟楼全民健身中心游泳时发生意外。针对以上事件,常州市体育局于8月4日上午对常州奥体钟楼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进行了安全检查,对照《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管理办法》,其游泳馆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在有效期内;游泳救生员配置齐全;游泳馆内安全管理、溺水抢救操作规程等制度齐全。8月4日下午,由新闸派出所牵头双方协调,对场馆的营业情况作了说明。未发现其存在管理缺失现象和安全隐患问题。有关事件的处理,场馆已经委托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参与协调。”

目前,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事故原因,相关部门将根据公安机关最终调查结果进行处理。记者从公安部门获悉,针对此事,目前警方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斌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