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苑|“营商环境不输苏南” 南通苏锡通园区赢得掌声一片
来源:议事苑
2022-08-19 09:46:55

8月的南通,暑意正浓。苏通大桥北翼,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服务企业再“升温”——8月1日,园区政务服务中心揭牌运行,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更高效便民的“一站式”“集成化”贴心服务。

今年初,南通市委市政府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努力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营造“万事好通”的一流营商环境。

苏锡通园区是中国、新加坡、奥地利三方跨国合作,南通、苏州、无锡三地跨江共建的开发园区。如何对标世界发达地区提升政府服务意识,打造比肩苏南、赶超先进的营商环境?园区党工委书记虞越嵩告诉记者,作为一座传承开放基因、吸收先进经验发展起来的园区,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园区将持续打造‘万事好通·舒心办’营商环境品牌,以更高站位、更硬举措、更强担当、更实作风建设‘沪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虞越嵩说。

应对疫情冲击,保障企业生产不停转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落户苏锡通园区的联钢精密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的繁忙热度高过室外的热浪,自动化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不起眼的金属块、金属丝,经过几十道工序,变为专业紧固件和金属件,广泛运用于计算机、无人机、航空、医疗等领域。眼下,正值该公司生产的“黄金季节”,全员上阵赶订单。

虽然遭遇上半年的疫情影响,但今年产值依然有望增长15%。“这多亏了园区的服务保障措施,即使在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时候,企业依然能专心生产。”联钢精密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运营经理王双说。

今年4月,南通遭遇比较严重的疫情冲击,许多物流中断、工厂停产。但联钢精密的生产线一天没停,600多名职工吃住在厂里,园区每天安排医护人员和服务专员组织核酸检测,排除风险后食堂餐车可正常供应,每天4—6辆运输原材料和产品的大货车顺畅进出......一揽子贴心举措让这家外资企业吃下“定心丸”,全力保供应、抓生产。“细致周到的服务,让企业感到像被捧在手心里呵护。”王双说。

在数公里外,江苏神马电力的生产线同样马力十足。在疫情中,因为园区的服务“妙招”,为这家出口产品占三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稳住了局面。神马电力公共关系部经理凌伯琴告诉记者,由于产品大都走上海港发往欧美国家,疫情期间货物进出面临重重困难。今年4月,该企业积压了约100个集装箱的出口货物,园区了解情况后,创造性地探索“反向运输”的办法,即以进口货物管控的方式,对货柜消杀后,由上海港提箱专柜来通接货,保障了企业的正常出口。

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如何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冲击?今年以来,苏锡通园区当好企业的“娘家人”,对辖区400余家企业进行常态化走访,及时指导督促企业做好物资储备和防控管理。通过打造园区企业服务“网格化”的工作模式,将园区13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和48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全部划分到“网格”,及时掌握企业运行情况,为企业卸下不少“包袱”。

园区经发局工作人员季念佳介绍,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刻,园区机关干部全部下沉,24小时对接服务企业,专人驻点组织核酸检测,协调解决物流运输、原料保供等诸多问题。

送“诊”上门,为企业“智改数转”精准把脉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走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之路,是工业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必选题”。要不要改?怎么改?当许多企业犹豫甚至迷茫时,苏锡通主动邀请专业机构为企业送“诊”上门,帮助企业制定个性化的“智改数转”方案。

“每一条生产线,每一台机器,每一组关联数据,以后都能了如指掌。”神马电力智能装备研究院高级总监贾见士介绍,该公司已在运用数字化管理系统,在订单、管理、人力、排产计划等方面效果显著,制造周期缩减30%-40%,生产过程中也减少人员操作造成的差错,更可及时了解设备的状态,使得生产产品可追溯。

“园区聘请的智改数转服务商主动上门,帮助企业分析目前所处的技术水平、改造措施等,让企业不仅做到心中有数,更找准了方向。”贾见士表示,根据诊断结果,未来该公司将打造智能化的生产车间。

今年以来,苏锡通园区积极宣传“智改数转”政策,鼓励企业构建和完善智能化生产线,加快推进生产方式智能化,综合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针对园区部分企业不会转、不敢转的现状,苏锡通园区聘请优质服务商对辖区近百家企业进行“把脉问诊”,围绕研发、生产、销售、服务、模式创新等业务环节,帮助企业梳理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通过“咨询—数字基础+网络—自动化—服务延伸—验证”的“智改数转”闭环路径,做到精准“问诊”、联合“会诊”、辨症“施治”、对症“下药”,切实做好“智改数转”诊断服务工作,形成“一企一策”的个性化系统解决方案和顶层规划方案,为企业“智改数转”明确路径和方向。上半年已诊断30余家企业,已完成20家企业诊断报告。

“这里的营商环境不输苏南”,园区服务获点赞

多维绿建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绿色建筑集成服务商,南通基地具备多条先进智能生产线,从事建筑金属围护系统、建筑光伏系统等的设计和生产。

今年3月,多维绿建在园区的新工厂建成启用。起初,正对公司大门的,是一条横亘在路中央的绿化带,运输车辆出入厂区,不得不到更远处的路口掉头行驶。对此,公司向园区提出申请,希望能在厂区门口开设一条道口,方便车辆出入。“报告打了没几天,园区就派规划、建设部门来到现场查看,了解企业的需求。”公司总经理罗建金告诉记者,今年5月,这条专门为公司开设的道口就改造完成了。

令罗建金更为感慨的是,经常见到园区的相关负责人来到企业,询问企业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解决,“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罗建金说,每次有外地客户到企业考察,公司领导层都不忘向客户推介一番园区一流的营商环境。“南通虽然地处长江北岸,但苏锡通园区的营商环境一点也不输苏南地区。”罗建金告诉记者,也正因为此,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企业经过多地考察,才决定落户园区发展。

营商环境是看不见但又让人感受最深刻的政府公共产品,是推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无形力量。苏锡通园区管委会主任黄晓峰告诉记者,今年初,南通市“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启动以来,苏锡通园区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舒心办”服务品牌,努力打造综合最优营商环境,充分激活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据了解,园区深入推进全链审批赋权改革,实行“一网、一门、一次、一章”式审批,积极推行综合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的审批模式,持续精简涉企经营许可,深化“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等改革,加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建立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体系,推行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0.5天办结,常态化开展“拿地即开工”“交地即发证”新模式。此外,园区还成为南通首个获批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权限的省级开发园区,企业可在“家门口”直接办理对外贸易备案登记,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办事成本,增强企业申请进出口权的积极性。

一流的营商环境开辟园区发展的新天地。今年上半年,苏锡通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10.1%,居南通市第一,为全市唯一始终保持两位数以上高位运行的板块。工业投资增幅55.8%,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固投比重增幅29.5%,均列南通市第二。实现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3%,居南通市第一。上半年实现外贸出口额同比增长38%,全市第一.......

作者: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朱亚运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