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市民在位于宝山的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发现一条大鲵(俗称“娃娃鱼”),有媒体报道称: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因公园环境好而安家了。对此,一名野生动物保护专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上海现在没有野生大鲵分布,这条娃娃鱼并非因为公园环境好而安家,它极有可能是人养殖后放生的,并且,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肉食性,对水中的鱼虾蟹等本土水生动物会造成危害,建议移除。
据悉,这条娃娃鱼是在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映湖镜影区的水中被市民发现的,并且拍下了较为清晰的照片。拍摄者将照片发送给了公园工作人员。园方表示,其实从去年开始,在该水域就陆续有游客发现疑似娃娃鱼的踪影,园方也曾联系过渔政部门现场勘察,但始终没有发现确切的证据,这次是第一次清晰、完整地拍到娃娃鱼画面。
市民拍到的娃娃鱼
野生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难道炮台湾湿地公园真出现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而根据有媒体报道,此娃娃鱼的出现和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所在水域较少有人为干扰有关。对此,一名野生动物保护专业人士指出,上海没有野生大鲵分布,这条娃娃鱼的来源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从养殖场所逃逸,另一种是人为放生,而公园周边没有娃娃鱼养殖场所,因此推测人养殖后放生的可能性较大,“人为放生的娃娃鱼,和生态环境好不好完全没有关系。”
娃娃鱼出现的水域
据悉,人工养殖的子二代以上娃娃鱼可以食用,合法。在一些地方,人工养殖娃娃鱼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产业。
这名专业人士还指出,娃娃鱼属于两栖类动物,肉食性,生性凶猛,通俗来说就是吃荤的,它的出现会对水体中的本土水生动物造成危害,“水里的鱼虾蟹,都要被它吃掉,所以建议尽早移除这条娃娃鱼。”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郁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