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我叫刘金凤》因为古装造型疑似“倭风”而被网友口诛笔伐,后《星汉灿烂》也陷入了“倭风”服饰的争议。从6月28日,就有网友发现《星汉灿烂》官博发出的剧集宣传图片、花絮等物料中,出现了大量日式和服中才会有的一种名为“吉弥”的特殊造型蝴蝶结,演员服装的腰带也被质疑为日本和服中常用的腰带款式。这一讨论持续发酵,到29日,《星汉灿烂》官博把涉及争议的蝴蝶结通过修图技术去除,并删除了一张含有争议蝴蝶结的宣传照,并对微博内容进行了编辑。因为这部剧尚未上映,剧中涉及日本和式的蝴蝶结会如何处理令人在意,网友猜测恐怕这段时间后期正在疯狂补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网友们对于“以倭代华”审美的不满似乎在这时爆发出来了,《星汉灿烂》的造型师过往担任造型的影视剧被找了出来,其中有不少影视剧造型被指服装上有和服的振袖、平绪等特有风格,发型上出现了与日本传统服装十二单配套出现的和式盘发造型。这一“考古”的范畴扩大到早好些年就已经播出完结的剧集也被网友拿起了放大镜开始捉虫, 枯山水的庭院、唐破风的房檐、日式的灯笼……除了批评这些剧外,亦有不少老剧被拉出来怀念了一番,比如由杨树云担任造型的87版《红楼梦》《丝路花雨》《上错花轿嫁对郎》等影视剧。无怪乎网友哀叹“中国古装剧的服装为什么不中国了”。
虽然大多数古装剧都是架空背景,没有明确的朝代可依,但总归是以中国古代文化为基本依托,在古装剧服装造型的设计上,若是没有明确朝代指向的剧,出现朝代元素混搭或者现代风二创,观众也并不会如此加以苛责,背离了中国传统文化服饰要素恐怕才是观众们怒火难息的原因。国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服饰研究的人才并没有断代,他们中也有不少人在影视圈中活动,比如服饰史学者陈诗宇,他的扬眉剑舞工作室就做了不少影视舞台服化道指导工作,他团队所指导的、新近杀青的剧集《隐娘》就是一个正面例子,其服饰花纹是标准的唐式花纹。服化道备受肯定的《长安十二时辰》后也有一个名为中国装束复原的专业团队作为考据服化道历史的支撑。
服饰研究的人才没有断层,而古装影视剧中被指出如此多“以倭代华”的问题,剧方难辞其咎,另一方面,各大影视基地建设恐怕也要反思一下,古装剧拍摄基本都在影视基地内,影视基地里那些国别错乱的建筑也说不过去。在横店影视基地的唐风景区里就混进了一座如假包换的日本塔,学者陈诗宇将横店这座塔与日本三重塔作了比对,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座塔未来又将会成为哪部影视剧的背景?国内明明遗存有百余座唐塔和大量的唐代建筑壁画资料,唐风景区混进日本塔实在不应当。
影视剧是一个国家、民族对外展示文化的艺术窗口,尤其是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古装剧,本来应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服饰、礼仪、饮食文化的最佳代言人。观众们对于影视剧服化道要实现真正中国风的呼声背后是人们对于摆正传统文化、厘清文化根源、强化文化自信、传播传统文化的需求,这一呼声应当被看见、被响应。精良的服化道不是只有美观,是否能够守住历史的底线,成为观众心中又一评判标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李海慧